(資料圖片)
面對人群“侃侃而談”的人形機器人,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具有柔性爪夾的智慧互動-機器人茶藝展示平臺動作嫻熟地為在場觀眾沏茶;國產品牌機器人首次在新能源汽車制造中的自沖鉚接工藝得到應用;安全應急領域應用于處理城市內澇、橋涵積水等狀況的智能排澇機器人等紛紛亮相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現了機器人產業蓬勃的發展勢頭。在制造業、農業、醫療健康、養老服務、商業社區服務等領域,機器人憑借其靈活智能的特征,正在加速驅動人類社會步入智能時代。
當前,融合感知、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結構仿生等新技術加速滲透,機器人呈現出人機共融、虛實融合、智能驅動、泛在交互等發展特征,機器人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期,蘊含著巨大投資機遇和澎湃發展動能。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持續壯大。2022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穩居全球第一大市場。
“自沖鉚接(SPR)工藝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這款自沖鉚接(SPR)工作站采用SR210D系列機器人,它9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都是新松自主研發的,實現了核心工藝自主可控。”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越來越多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到制造業中,在安川首鋼展示的“能實現虛實聯動的生產可視化管理和機器人健康診斷及預防性維護”的新能源電池盒機器人智能生產線上,可以看到工業機器人已經應用于生產線上幾乎所有工種。“現在只需要工作人員把物料擺放到固定位置,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幫手就可以自主進行生產工作,極大節約人力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安全性。”安川首鋼的工作人員說。可以預見,未來隨著機器人在制造業應用程度的提高,將持續推動“制造”向“智造”的轉變。
機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力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在2023世界機器人博覽會現場,記者見到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應用于醫療健康以及養老服務等領域,成為當前社會人類智能生活的好幫手。例如柔性鋼繩傳動系統結合機械臂組成的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能夠幫助病人進行康復訓練;睿爾曼大健康按摩機器人,可以復現大師級真人按摩手法;為關注獨居老人身心健康打造的洛必德AI家庭機器人等,讓現代人的生活更具科技氛圍。
“機器人+農業”是本屆博覽會的一大亮點,農業機器人的應用在緩解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問題上正發揮著巨大作用。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為矮化密植果園設計的AutoPicker多臂蘋果采摘機器人在辛勤地“工作”;果園物聯網割草機、設施園藝機器人作業系統、對靶噴藥實時訓練控制系統等農用機器人都展示了技術為農業生產帶來的自動化變革,這將極大助力農業提質增效增產。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博覽會還聚焦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設置了關鍵零部件展區,展出了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傳感器及末端執行器等關鍵零部件的最新成果,全面展示機器人產業強鏈補鏈攻關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實力。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在洪水、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來臨時,智能排澇機器人、消防排煙機器人、防爆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等各式特種機器人整裝待發,協助人類開展救援工作。未來,機器人產業將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機器人將成為智能制造萬物互聯的生力軍,為經濟社會智能化變革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