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驅車行駛在山西省太原至忻州高速公路上,行至陽曲縣黃寨鎮境內,沿線邊坡上的一片片藍色光伏板格外引人注目。這些整齊劃一的光伏板是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西交控集團)分布式光伏發電、邊坡安全治理、路域環境治理一體化建設科研項目,也是國家“路塹式邊坡”光伏發電試點項目。
利用高速公路邊坡合理布局光伏發電設施,是山西交控集團全力打造收費公路經營、基礎設施建設、路域經濟發展“三足鼎立”產業格局的重要抓手。近年來,該集團順應清潔能源發展趨勢,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消納模式,利用高速公路站區屋頂、邊坡、互通樞紐等場地,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業務。
【資料圖】
截至目前,山西交控集團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線建設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達102.6兆瓦,并網容量達44.3兆瓦;自并網運營以來,已累計發電9131.4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3.6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1萬噸。
“光儲充供”實現離網供電
7月6日,由山西交控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大盂收費站“光儲充供”系統順利并網、投產運行,標志著山西交控集團交能融合完成示范性探索。
作為山西首個高速公路沿線“光儲充供”一體化示范項目,大盂收費站打造了交能融合典型應用場景。該“光儲充供”系統主要包括大盂收費站及互通裝機容量約1.8兆瓦分布式光伏、10臺120千瓦快充樁、配套430千瓦/860千瓦時儲能及交直流配電網和綜合能源智慧管理系統。
“按年可利用日照時數1350小時計算,該項目年發電量可達243萬千瓦時。”山西交控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文介紹,儲能電池在電價低時充電、電價高時放電,降低充電成本的同時還可以削峰填谷,彌補了太陽能發電不連續的弊端。當電網斷電時,“光儲充供”系統可以采用離網運行模式對新能源車輛和收費站進行供電。
山西交控集團持續推進光伏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前期工作。今年1月,山西省高速公路10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山西省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項目取得備案許可。日前,太忻高速公路沿線分布式光伏發電科研試驗段被評為山西省首屆陽光杯優質工程獎,該項目按照“光儲充供”一體化思路建設,致力于打造“高速+光伏”深度應用的全國樣板。
光伏產業鏈深度融入交通基建
7月10日,2023年山西省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行,能源革命成果展引人注目,參展企業紛紛亮出拳頭產品。
“我們以傳統高速公路‘機電+綜合能源’服務為途徑,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站區屋頂、邊坡、隧道、隔離帶和互通樞紐等閑置場地,布設光伏發電站。”山西路橋集團交通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光伏項目辦公室主任張文玄介紹,通過光伏發電站的布設,該公司已經實現并網電站160座,每年可發電約5321萬千瓦時,推動了清潔能源與交通基礎設施深度融合。
不僅在省內,山西光伏發電也逐步落地省外。今年4月,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電力設計研究院聯合承建的山東棗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工程路域光伏金鄉Ⅳ段工程并網發電。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與新型能源體系的示范項目,該工程投產后將提供充足的“綠電”,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4萬噸,相當于種植640萬棵樹,助力綠色低碳交通高質量發展。
山西光伏產業鏈也積極融入高速公路產業布局。作為全省光伏產業鏈“鏈核”企業,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堅持技術迭代的核心戰略,提高具有技術和成本競爭力的光伏電池、組件生產能力。
今年4月,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出貨光伏組件約30兆瓦,助力打造山西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項目。該工程在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空地車棚、匝道、隧道出入口、低邊坡等區域裝機建設,利用高速公路周邊設施的閑置空間進行太陽能發電。探索、布局、建設、生產……山西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周邊閑置空間,推動高速公路綠色轉型。
編輯:翟慧
審核:連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