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牧秋 王禹 本報記者 馬一梅 李健
近年來,紫蘇產品逐漸走進大眾視野,成為市場搶手的高端食品。多年來,龍江森工樺南局公司紫蘇產業辦公室主任郝興群秉承“創新就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理念,帶領團隊立足實際,依托紫蘇種植優勢,不斷做精做優紫蘇產業,讓“世界紫蘇看中國,中國紫蘇看樺南”成為現實。2022年,郝興群獲得了“龍江工匠”榮譽稱號。2023年,她又被龍江森工集團評為“改革發展先鋒”。
(相關資料圖)
郝興群身高一米五八,體重100斤,瘦弱的身軀,卻蘊含大大的能量,采訪中感覺到她獨當一面性格特點,她有理想有抱負,意志堅強,對事物有主見,能夠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精益求精,一絲不茍。
當年,時任林業局女工委主任的郝興群為快要倒閉的如意食品廠帶來100斤紫蘇籽,并與技術人員一起研制生產了紫蘇月餅。此后,無數次地跑外宣傳,無數次地被拒之門外,都未能阻止她宣傳推介的腳步。
她的堅持,為紫蘇月餅打開了銷路,讓如意食品廠重新煥發出活力。為順應“互聯網+”發展新趨勢,她帶領女職工開起了淘寶店,不僅帶動了50余名轉崗女工就業,還讓紫蘇月餅家喻戶曉,名揚全國。
怎樣才能把紫蘇產業做大做強,一直是郝興群不斷的追求。2016年,郝興群參與籌建樺南農盛園食品有限公司,她帶領轉崗女職工們加速開發紫蘇系列食品,讓紫蘇深加工成為林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紫蘇月餅、紫蘇餅干、紫蘇煎餅、紫蘇湯圓、紫蘇籽油、紫蘇阿膠、紫蘇精油……樺南農盛園食品有限公司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如今已經安排轉崗職工100余人,在研發紫蘇系列食品中走出了特色路,打響了綠色牌,填補了黑龍江省紫蘇食品的空白。
2019年,郝興群巾幗工匠創新工作室成立,“紫蘇大棚+工作室”“專家教授+工作室”“企業+合作社+農業種植”的創新工作模式,促進了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樺南農盛園食品有限公司以郝興群巾幗工匠創新工作室為依托申報的“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也獲得成功。
為發揮紫蘇藥食同源的作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郝興群與東北農業大學教授研發了紫蘇粕微膠囊、紫蘇小菜;與湖南植物精油提取公司合作研發出了樺南紫蘇葉精油成為日化產品的原料、食品的天然防腐劑;與哈爾濱兩江凍干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了紫蘇全棵凍干粉;與四川化妝品有限公司合作利用紫蘇全棵凍干粉研發紫蘇系列日化產品,與山東東營天鵝湖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研發了紫蘇酥糖,深受廣大消費者好評……
十多年來,郝興群帶領團隊精心研發紫蘇精深加工產品,讓“樺南紫蘇”地標產品成為了一張靚麗名片,隨著當地種植紫蘇職工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林區人打開了幸福之門,走上了小康道路。
如今,“紫津坊”牌紫蘇籽油有了行業標準,獲批國家綠色食品,紫蘇粕微膠囊也成為樺南的獨創技術。2020年至2022年,郝興群的三個專利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百萬職工“五小”創新成果競賽一等獎。
作為一名黨員,郝興群時刻聽從黨的召喚,始終保持著干事激情,帶領一批又一批女職工艱苦創業,勇往直前,以“龍江工匠”的姿態與榮譽,勇敢地站在了森工產業轉型發展的前列,貢獻了巾幗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