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礦井排水設備實時電流電壓在線監測和排水流量分析,當前排水效率低于70%,系統發出預警信息,自動派發檢修任務單,請及時跟進落實……”在山東能源新礦內蒙古能源榆樹井煤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白建波通過機電設備精準化管理系統,觀察機電設備健康運行情況,收集相關信息,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決策依據。
今年以來,新礦內蒙古能源攜手浪潮通軟在礦井機電、運輸、設備管理、信息化、自動化等方面持續創新管理方法,借助“智能化”手段,為礦井各系統裝上“智慧腦”,讓管理更便捷、運行更“聰明”。
機電管理人員檢修井下設備
“以前,我們人工制定機電設備維修保養計劃,定期對各區域的機電設備檢修保養情況進行現場檢查,耗時又費力。”榆樹井煤礦機電科副科長孫建國介紹,應用了這套機電設備精準化管理系統后,可實現維修保養周期自動生成、逾期預警、自動考核,由“人找事”變為“事找人”,大大提升了設備管理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
據了解,該系統應用后,巡檢人員現場巡查可通過專用“手機”拍照,實時“傳輸影像”,對點檢、巡檢周期進行實時預警和任務推送,實現設備管理統一標準、集中管控、信息共享、自動派發等智能管控功能,通過一整套管控“流程”把工作任務進行“串接”,任何一項工作完不成都無法實現“閉環”,杜絕了人為因素干擾,設備管理更加直觀透明,考核管理更加真實有效。
榆樹井煤礦設備節能管控系統
“這套系統就如同‘礦管醫生’,實時監測設備‘健康狀況’,哪臺需要保養檢修、哪臺發生故障一目了然,既能找出‘病灶’,更能開出‘處方’,保障了設備安全高效運行。”榆樹井煤礦節能辦主任冉海艦說,“稱它為‘智慧腦’名副其實。”
該系統的應用促進了礦井機電管理模式質的飛躍。“從巡檢人員手動填寫記錄,到系統聯網實現拍照、錄像,自動記憶、追根溯源;從原來的設備維護信息單一封閉,到經驗共享、知識共享;從設備數據掌握不全面,到設備全生命周期全過程監控;從人工分析,到實施數據顯示全面透視、動態監管;從人管人,到系統自動考核、系統管人。”說起智能化升級帶來的發展變化,新礦內蒙古能源機電管理部部長安文如數家珍。
榆樹井煤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
榆樹井煤礦以礦井主提升系統、變配電系統、主運輸系統、主排水系統、通風系統、壓風系統自動化運維管理為目標,深入實施機電系統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目前,礦井的主提升系統、變配電系統實現“遠程控制、動態巡檢、智慧巡檢”,后續逐步達到六大系統智能管理全覆蓋,最終形成基于大數據支持的“信息化、數字化、精準化、智慧化”極簡高效機電管理模式。
與此同時,新礦內蒙古能源還牽頭組織實施了長城一礦立井絞車信號及操車信息化監督系統探索與改造、長城三礦無軌膠輪車智能終端可視化管理、榆樹井煤礦節能管控系統平臺、長城六礦設備運行狀態云端管控平臺等多項智能化升級項目,以“可視化”讓機電設備在陽光下運行、以“流程化”管控人的不安全行為、以“智能化”保障礦井安全高效運行。
下一步,新礦內蒙古能源將持續強化各類機電創新管理成果的推廣應用,探索實行礦井機電重大管控項目流程IT管理,打造以“可視化”為基礎的“流程化+信息化”機電管理新模式,確保礦井系統、設備安全健康高效運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