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陳曦
“受新冠疫情影響,有部分項目執行周期延長,從而使總體營業收入增幅收窄。”日前,天津濱海高新區企業天津凱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發電氣)董事會秘書蔡登明看著手中2022年的業績快報說,得益于持續的研發投入、管理升級、產品迭代和施工作業裝備升級換代,新簽項目質量持續提升,從而使營業利潤規模增長了三成以上。
凱發電氣2022年業績快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16億元,同比增長0.87%,營業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31.50%。
營業利潤不降反升,最大的“功臣”就是企業自主研制的“高速鐵路牽引供電自動化系統”。
“手動開關這一個動作要執行到位需要幾十毫秒,而我們的設備從發現問題,到采集數據進行判斷、發出命令執行,再到最后故障解除,我們的設備可以在30毫秒之內全部完成。”凱發電氣總工程師王傳啟自豪地說,“我們的自動化系統基于GPS同步方式的故障點標定技術精度在500米以內,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目前,凱發電氣憑借著這個領先的技術,除了參與國內百余項普速鐵路、80余條高鐵客運專線、41個城市140余條地鐵項目外,工程業績還覆蓋德國、西班牙等20個國家和地區。在已實現部分路段通車運營的匈塞鐵路上,也應用了凱發電氣的供電自動化系統。
據介紹,2022年4月,凱發電氣又與清華大學院士團隊合資成立天津華凱電氣有限公司,開發柔性直流牽引供電系統。“該系統能夠有效減少牽引所數量20%和外電源數量30%,提高再生能量利用率10%,降低外電源的冗余配置60%;同時,還能通過接入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并就地消納,使得牽引所內對儲能裝置的配置需求極大降低。”王傳啟說。
未來,該系統可廣泛應用于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從而構建起安全可靠、靈活高效、綠色低碳、經濟節能的新一代牽引供電系統,為實現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達成綠色雙碳智慧目標作出貢獻。
“2022年以來,天津濱海高新區新落地高端裝備制造類重點項目18個,正在建設的項目有10余個,總投資近30億元,涵蓋了智能裝備及軌道交通裝備方向的多個細分領域。”濱海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天津濱海高新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理念,大力推動大院大所與高成長性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幫助企業快速突破關鍵技術門檻,也助力研究所的前沿技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