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陳溯
中國氣象局10日公布的《2022年中國天然氧吧評價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中國天然氧吧地區總面積已超90萬平方公里。
天藍、地綠、水清,優質的氣候生態資源是天然氧吧地區最大的優勢。為更好挖掘和保護生態旅游氣候資源,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編制《公報》,全面分析中國氧吧地區的基本情況、主要評價指標、氣候特征、生態氣候資源、創建效益等。
《公報》顯示,天然氧吧地區總面積已超9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國土總面積的9.5%。
自2016年開始,中國氣象局組織國、省兩級氣象業務單位聯合開展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工作,全國已經有29個省(區、市)的313個地區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有196個天然氧吧年均負(氧)離子濃度超過每立方厘米2000個,其中93個天然氧吧年均負(氧)離子濃度超過每立方厘米3000個。
《公報》根據氣候康養地評價標準,利用1991-2020年氣象觀測資料,對天然氧吧地區氣候資源進行了分析計算,有57個氧吧具備冬季舒適型康養氣候資源,有88個氧吧具備日光療養型康養氣候資源,有67個氧吧具備夏季清涼型康養氣候資源。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聯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構建了涵蓋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3個維度和15個指標組成的中國天然氧吧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本次效益評價數據采集范圍為2022年復查的地區,即2016年和2019年創建成功并保持稱號的天然氧吧。
在生態效益指數前十名中,陜西寧強縣排名第一,陜西略陽縣、云南屏邊苗族自治縣分列第二和第三名。這三地的森林覆蓋率增長都比較突出,其中,寧強森林覆蓋率增加值達到16.87%。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