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宋迎迎 通訊員 程強
【資料圖】
從拿到一塊地到項目開工建設,最短需要多長時間?山東青島萊西市在深化“一次辦好”改革中給出的答案是——1天。如此高效的項目審批速度是怎么做到的?從青島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中可見一斑。
青島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是2023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總投資17億元。項目位于青島萊西市姜山鎮,落地過程中面臨著項目立項申報、規劃確認、用電專線申報、水壓按需設置等多個涉及不同職能部門的問題和訴求。按照以往的審批流程,一個項目從拿到地到開工建設,最快也要56天,但青島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只用了1天。
1天拿證開工,怎么做到的?科技日報記者從青島萊西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找到了答案。
圖為青島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鳥瞰圖。青島萊西市供圖
多項審批同時“起跑”
“萊西市大力推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青島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就是按照這一新模式推進的。”萊西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王春告訴記者,按照“拿地即開工”新模式,青島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在還沒進入正式審批程序前,萊西市重點項目辦、行政審批局、住建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就多次會商,將原本串聯的項目確立、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三個模塊改為大并聯,多項審批同時“起跑”。
項目所在地姜山鎮更是第一時間成立了工作專班,全程跟進項目服務。
“我們把推動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拿地即開工,作為‘突破姜山’攻堅克難的一項示范引領性工作。”姜山鎮黨委書記陳德利介紹,通過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姜山鎮梳理了前置審批條件,并進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縮減了項目落地時間。
前期會商之外,萊西市采取提前介入容缺預審的方式,關鍵手續提前“放行”,非必要條件容缺辦理,從而實現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齊發,徹底打通了快速審批通道。同時,萊西還結合流程再造,進一步砍掉了建設工程審批流程中的部分環節,并通過全程網辦,讓材料申報實現實質性革命。
據了解,萊西市在審批服務大廳設立“拿地即開工”服務專區,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業務咨詢,政策指引、審批代辦、協調重大疑難問題等“一對一”服務。通過整合部門資源,預審聯辦,在項目單位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并交付土地出讓金和稅費后,1個工作日內辦結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業務事項,實現“拿地即開工”。
幫辦代辦助項目高效推進
對企業來說,時間就是成本。而“拿地即開工”的本質就是改變原來企業“一頭熱”為政府共同參與,為企業節省時間,節約成本。政府擔當作為、狠抓落實換來的是企業的認可和投資的信心。
“審批局為我們配備了項目專職代辦員,還提供一次性告知清單和并聯審批流程圖,協助我們同步準備手續辦理的各項材料,避免了多頭跑,時間節點一提再提,比預期快多了。”拿到“四證一書”后,青島海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麻繩華說。
萊西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現場辦公,幫辦代辦相關手續。青島萊西市供圖
“項目拿地后,我們就安排專門的幫辦代辦員一對一為項目提供‘一圖一表一單’服務:一張辦理流程圖指揮審批部門掛圖作戰,一份倒排工期表讓企業心里亮堂,一套材料清單指導企業把從立項到施工所有的材料提前整理好。推動項目審批手續提前介入,容缺審查,告知承諾,并聯互動,將以前的層層審批變為同步推進,在項目取得土地并達到法定審批條件后,一次性發放‘四證一書’的‘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萊西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幫辦代辦負責人王飛飛介紹。
眼下,青島海氏海諾大健康醫療產業基地項目正在無障礙全力推進中,萊西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組織發改、住建、環保、規劃、不動產等多部門聯合成立“萊我辦”幫辦服務團,深入現場為項目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幫辦代辦服務,發改變更、規劃確認、環評辦理等訴求均在項目現場得到準確答復,水電問題也現場形成解決方案。項目預計今年12月份竣工,達產后可實現產值20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