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曉明?通訊員 博聞
(相關資料圖)
前不久,微神馬科技(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神馬)收到大連高新區送來的政策紅包,這是《大連高新區集聚創新要素推動“又高又新”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高新20條”)實施后,大連高新區為助力企業快速發展兌現的政策資金。
2022年,微神馬發展勢頭強勁,獲得了大連高新區賦予的“高成長型企業扶持政策資金”。
力度大,紅包豐,獎金直達企業賬戶。去年底前,大連高新區政策兌現工作全部完成。僅這一年,大連高新區累計兌現政策資金1.3億元,惠及全區575家企業,涉及人才引育、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產業發展等多個重點領域,為轄區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企業跑”變成“數據跑”
“高新20條”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通過政策兌現,大連高新區不斷加大政府服務力度,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從不同部門、不同領域,多角度、多維度地激勵轄區企業。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旨在激發企業信心,支持企業發展,引導產業升級。
“政策覆蓋面廣、獎勵力度大,同時突出重點領域,加強政策激勵和引導。”大連高新區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董莉表示。
“快速、便捷、力度大,‘高新速度’非常給力。”東軟教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東軟教育)高級副總裁王維坤深有體會。
2020年9月29日,東軟教育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當年10月9日,該公司就收到了來自大連高新區的600萬元上市獎勵資金。從公司上市到政府資金撥付到位僅用時9天,這是“高新20條”生效后兌現的第一筆政府資金,創造了“當年施政當年兌現”的紀錄。
2022年,東軟教育再次獲得“高新20條”“高成長型企業扶持”“產業優秀人才獎勵”“企業境內外上市獎勵”等多項政策紅包。
“政策引導非常清晰,企業發展也更有抓手。”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源動力)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周利灶表示。2022年,新源動力分別獲得人才、研發、企業發展等3個不同維度的政策紅利,獎金累計超過百萬元。
“政策及時兌現并非易事,涉及大連高新區10個相關部門的協同處理,工作量很大,企業累,職能部門也累。”大連高新區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部的工作人員隋丹介紹,以前申報政策獎勵時,證明材料多、涉及部門多、跨部門業務多,工作量大,流程也較長。
現在,這項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實施“高新20條”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工作群、企業專班、培訓講座、政府網站、政策兌現平臺等多個渠道啟動政策兌現工作,大連高新區實現了企業一鍵申報、集中申報、智能填報、材料減半、不見面審核,讓“企業跑”變成了“數據跑”,讓政策兌現真正實現了“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簡單辦、陽光辦”。
其中,政策兌現平臺類似于企業辦公系統,隋丹表示,政策兌現平臺實現了政策兌現工作流程再造,政府各部門數據歸集、互通和并聯使用,讓各部門不再“背對背”干活,而是通過政策兌現平臺“面對面”地工作。企業申報材料的數據量減少45%,形成“一次受理、流程公開、數據聯動、限時辦結”的工作流程。
資金補助促進企業科技創新
近年來,大連高新區匯聚國家級各類人才170余人、省市級人才3000余人,科研團隊500多個,實驗室、創新平臺300余個,軟件信息技術領域形成創新團隊900余個,聯合攻關團隊146個,科研人員年均增長率超過10%。
在“高新20條”中,大連高新區明確提出“匯聚優秀人才,提升創新能力,優化金融服務,培養創新型企業隊伍,推動產業鏈條化、集群化發展”的要求。
2022年的政策兌現工作中,大連高新區僅“高層次人才創業扶持”“產業優秀人才獎勵”“企業人員增長補助”這3項人才政策資金就惠及250家企業;“企業研發費用補助”等政策資金惠及157家科技型企業;“企業股權投融資獎勵”“科技信貸融資補貼”等金融服務政策資金惠及80家企業;“高成長型企業扶持”“優質企業發展獎勵”等4項產業政策資金惠及88家企業。
“企業只需要把征信證明、貸款合同、利息支付憑證等四項基本材料準備好并上傳,所有申報、審核、兌現等流程都可在網上進行。”大連高新區財政金融局金融科工作人員尹曉婷介紹,政策兌現采用了“從高不重復”原則,只要符合申報條件,企業就能獲得扶持。
以兌現“高新20條”中的“科技信貸融資補貼”為例,只需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受理流程,財政部門進行最終審核和辦理撥款,名單公示后政策資金立即到賬。后臺會實時顯示工作進度,并提醒各部門跟進,網站上也會顯示工作情況,讓企業及時了解信息,整個過程清晰透明。
政策激勵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近年來,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氫能產業,氫能產業尤其是燃料電池領域進入產業發展的窗口期。“在這關鍵時刻,大連高新區兌現了政策紅利,送來了真金白銀,這不僅是對企業資金上的支持,更給予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周利灶說。
位于大連高新區河口灣附近的新源動力生產車間里,一套智能生產線正在加緊調試,即將啟動運行,屆時將極大提升企業產能。“集中精力打贏這場潔凈能源發展的硬仗,能夠讓企業在向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進程中占據優勢。”周利灶表示。
“大連高新區營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創新生態環境,也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王維坤表示。
對于企業而言,政策兌現體現了政府信守承諾、服務高效和聚焦發展,還體現了對企業發展價值的評價和綜合評定。“2022年,企業各項成長指標都達到考核標準。”對于企業的未來,大連厚仁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劉駿飛信心滿滿。
獲得了政策獎勵的還有大連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領域研發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我們可以利用這筆政策獎勵金推動技術研發、實驗室建設和產品生產,我們計劃在大連英歌石科學城建設中試基地,推動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產業化。”該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關鑫表示。
政策體系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為企業研發投入和科技企業入駐創造生長土壤。截至目前,大連高新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0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248家,雛鷹企業629家。
加快人才“強磁場”建設,奮力譜寫“又高又新”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大連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發揮政策激勵和引導作用,打出政策引導組合拳,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讓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