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宋迎迎
2月16日,2023海爾智慧樓宇成果暨新品發布會在青島召開。會上,海爾發布了自主創新MetaBuiding“樓宇大腦”,集成了樓宇能源、樓宇環境、樓宇智控等板塊,實現跨系統協同管理,為用戶提供了全流程、一站式的智慧樓宇解決方案,目前已在軌道交通、商業地產、數據中心等9大場景實現落地。
(相關資料圖)
現場解讀海爾智慧樓宇轉型成果。海爾供圖
“樓宇大腦”實現一站集成 助力建筑節能提效
現代樓宇發展逐步大型化,包括照明、安防、電梯、供給水等子系統眾多,各子系統間相互割裂,互為信息孤島,缺少統一、開放的平臺進行聯動協同。這就導致管理難度加大,無法真正實現樓宇的智慧化。
海爾智慧樓宇發布的MetaBuiding“樓宇大腦”實現了各子系統的協同管理。當“樓宇大腦”應用到樓宇智控方案后,管理者不僅可以看到當前樓宇內各設備運行狀態,還能實現一鍵啟停、模式預設等。像照明、空調系統等,還能根據環境變化進行智能調節,電梯系統可根據人流自動調節派梯模式。
現場,海爾智慧樓宇用海爾空氣生態創新中心項目這一應用案例,展示出“樓宇大腦”跨平臺聯動和管理能力。在該項目中,“樓宇大腦”集成了空調、電梯、照明、水、電、安防等18個子系統、5000多個設備點位,在最優節能運行模式下,各個子系統自主調節、協同配合。該方案實現建設投資降低15%,運維人員減少15%,能耗降低40%的實際運行效果,以全流程、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建筑降本提效。
記者了解到,除海爾空氣生態創新中心項目外,“樓宇大腦”目前已在軌道交通、商業地產、數據中心等9大場景實現落地。在已落地的日喀則齊魯中學項目中,海爾智慧樓宇為其定制了制暖、供氧、加濕、智控的整體解決方案,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驗證了其節能效果。具體來說,通過“樓宇大腦”下的智慧校園物聯管理平臺,實現了定時開關、按照日歷表自動運行、故障預警等,避免了無人時的能源浪費,總體比常規系統節能30%。
“熱能回收”技術搶眼 綠色低碳還能發電
隨著建筑內子系統的不斷增加,建筑整體耗能也大幅上升,為建筑運營帶來巨大成本壓力。據統計,建筑能耗約占據社會能耗1/3,是“雙碳”目標下社會降碳重點。
智慧能源也是海爾智慧樓宇的重點布局領域之一。海爾智慧樓宇全球企劃總監楊寶林介紹說:“從能源生產,到能源綜合利用,再到能源管理平臺,海爾打造的是一整套綠色低碳的樓宇動力系統?!?/p>
在這套樓宇動力系統里,能源生產是第一步。在發布會現場,海爾展示了能夠生產能源的“熱能回收”技術,該技術將工業廢熱、地熱能、太陽能等轉化為電能,改善能源結構,成為行業最前沿的節能低碳技術。
據了解,這項技術重點涉及磁氣懸浮ORC發電、光驅儲能兩方面的創新技術應用。磁氣懸浮ORC發電具體說就是,海爾將鋼鐵冶金、化工石油等工廠釋放出的工業廢熱回收回來,通過磁氣懸浮ORC發電機組將這些廢熱再轉化成電能,提供給建筑內部日常能源使用。在廢熱轉化為電能的整個過程中,磁氣懸浮ORC發電技術將轉化效率提升了10%。海爾智慧樓宇推出的光驅儲能方案,重點借助光伏發電產生電能和熱能,當產生的這些能量超過建筑內空調和熱水系統所需時,就會優先存儲備用,同時還可以通過管理系統并網出售。
發布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提出,智慧能源和建筑很好地結合,不僅可以節能提效,還可以生產能源,實現了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降低國家能源消耗壓力。目前,海爾智慧樓宇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已經在唐山古冶居民供熱項目、深圳地鐵14號線項目中實現落地。
“唐山市古冶范呂社區集中供熱項目應用海爾智慧樓宇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后,不僅實現了全自動運行、無人值守,還做到了整體節能降碳30%,在減少運維人員配比50%的狀況下,滿足了當地64萬平方米用戶的供熱需求。深圳地鐵14號線也通過海爾樓宇能源方案,實現了系統能效超6.5,節能40%?!睏顚毩纸榻B說。
現場,楊寶林還提到,除樓宇智控、樓宇能源外,樓宇環境也是“樓宇大腦”提供的方案之一。通過對氣懸浮中央空調、磁懸浮中央空調等智慧節能空氣方案的研發,將與樓宇能源相配合,一同助力樓宇實現整體協同提效。
發布會現場,在技術支撐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的支持下,全國首個“建筑節能低碳智慧運行管理平臺”正式發布,該平臺將著力于建筑能耗及碳排放的檢測、管理和節能優化。同時,行業首個“智慧樓宇生態共創推廣聯盟”也正式成立,將共同推進綠色低碳建筑的快速落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