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張蘊?通訊員?孫禹晨?劉源?鄒建華
2月1日清晨8時,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黃河庫區迎來新一波降溫天氣,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青海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循化運檢站15名運維人員將乘坐擺渡船過河,前往330千伏公官I、II回輸電線路開展巡檢工作。
(資料圖)
擺渡船行駛在黃河之上,清澈的黃河水與兩岸樹木交映構成一幅高原山水畫卷。四十分鐘的渡船時間,巡線員不停交流著巡線事項?!敖裉斓难簿€區段地勢險要,地形復雜,共15基鐵塔,春節期間用電負荷較高,大家要確保安全順利完成既定任務,讓百姓安心過元宵節。”工作負責人馮濤囑咐大家。
馮濤是青海送變電公司循化運檢站班組負責人,他和同事們負責保障循化縣和公伯峽電站電力外送輸電線路的巡視檢修工作。這里山勢險峻,黃河從山巒中蜿蜒流過,河岸一側是海拔約2600米的陡峭大山,山體坡度達到50至60度,從空中俯瞰,山脊猶如刀片一般,當地人稱為“刀片梁”。
2月1日,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運維人員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清水鄉黃河庫區330千伏公官II回線路開展巡視工作。鄒建華?攝
馮濤負責運維的線路鐵塔均處于梁上,懸崖峭壁之間幾乎無路可走。每次巡線,隊員們都要做好防滾石滑落和自身安全防護工作,翻山越嶺到達巡視地點。
“刀片梁不僅陡峭,部分山體土質松軟,在這里巡線最難的就是爬山,精神必須高度集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跌落山底。”馮濤介紹說,要爬上這樣近乎陡直的山坡去山頂巡線,隊員們上下山時不聊天,為了能夠集中精力走好腳下每一步路。
為確保安全,每次巡線前,運維站都為隊員們配備安全帶、腳扣、鐮刀、急救包等隨身工器具,爬山時除借助工器具輔助外,經常需要壓低身體重心,手腳并用攀爬而上,開啟“四驅”模式。
約2小時后,抵達位于山腰處的330千伏公官1回106號塔下。山頂風大,周邊塔位巡視的面積小,旁邊是懸崖。運維員陳詩元操縱無人機對線路開展全方位、全覆蓋的差異化巡視,逐檔、逐基全方位開展檢查,切實做到不留死角、不走盲區、不走過場,確保每一個風險點、薄弱點可控、能控、在控。
線路巡查進行時,有人使用無人機通過紅外成像技術對鐵塔進行全方位體檢,有人則通過望遠鏡和照相機對各項數據記錄分析……運維站32人負責這一區段420多公里、1041基桿塔的線路運維與檢修工作。正常情況下,這樣的特巡每月進行一次,逢節假日和惡劣天氣,巡查頻次會相應調整增加。為了確保線路巡視工作安全、優質、高效完成,線路巡視已采用“無人機+人工”差異化巡檢,不僅保障了人員安全也提升了巡檢效率。
保溫杯里的熱水配上大餅、咸菜、火腿腸,便是一頓美味午餐。運維站員工不知爬了多少遍山梁,如今他們不僅摸索出巡線的道路,而且還能根據季節研判天氣狀況。
“巡線路雖然艱險,但為了百姓能用好電,為了青海清潔能源更好外送,這點付出很值得?!毖惨暯Y束回到山腳下,馮濤和隊員們頓時感覺心頭輕松了許多,各自拿出手機和家人報起平安。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