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記者3日獲悉,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市政工程系赫俊國教授帶領儲昭瑞老師和何卓義、江偉勛等研究生組成的科研團隊歷經五年完成“C919大型客機重心調配系統水箱、管路及動力系統的研制與調試”工作,有力保障國產大飛機順利獲得適航證。
“在飛機飛行狀態下調整或保持飛機的重心是一系列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焙湛淌谪撠煹闹匦恼{配系統就起著平衡重心的作用,從而為飛機保駕護航。飛機飛行時,重心調配系統能夠根據地面配重信息、燃油消耗信息、起落架狀態、重心調配系統配重狀態等計算出飛機的實時重量和重心,并能夠根據試飛要求,通過控制水配重在前后客艙內的傳輸,調整或保持飛機的重心,助力試飛試驗的順利安全進行。
赫俊國主要研究方向是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污水處理及其資源化,海綿城市建設以及黑臭水體治理,其擅長的給水處理和污水處理工藝過程與C919重心調配系統類似。但在本次C919飛機的重心調配系統的研制工作中,重心計算、水量調配、新材料研發、閥門與水泵設計研發、動力系統設計等環節也對他們提出了新要求。
整套水配重系統研制經歷了方案設計與討論、圖紙繪制、機械仿真試驗和環境驗證試驗、特種設備的采購和加工、地面裝配、地面模擬試驗、機上模擬試驗和機上正式試驗等眾多階段。而在水配重系統的研發和實施過程中,除了要滿足地面常規水調配系統的要求,還要求所有上機設備可以在特定的加速度、振動、沖擊、高溫、低溫和電磁環境下正常工作,并保證系統運行中的密封性。為此,赫俊國教授團隊研發了專用于重心調配系統的工藝控制方式、特種設備和特種材料,并設計了新型設備加工工藝,從而在滿足強度和精度的基礎上,大幅度降低設備裝機質量。
面對眾多未知領域的挑戰,赫俊國團隊最終在水調配系統構成、以機械仿真為指導的水箱及管路設計、特種閥門的設計與研發、輕量化密封管件的設計與研發等多項領域中都取得了新突破。
赫俊國在演講。
目前,赫俊國教授的團隊同時開展了2項國家基金項目和1項廣東省重大研發計劃的研究。這些項目有助于強化污泥消化過程,實現污水廠剩余污泥的減量化和資源化發展,為工程實踐提供理論、技術基礎。
(圖片由廣州大學提供)
關鍵詞: 廣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