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資料圖】
“我們醫院及時采用‘俯臥位通氣’輔助治療后,很多病毒性肺炎比較嚴重的患者因此受益,恢復了健康。”1月26日,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醫務處處長龐東旭對科技日報記者說,目前醫院已有800多名醫護人員參加了市衛健委組織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療救治專項質控系列培訓”,其中就包括針對俯臥位通氣機理和實施,使這項治療得以快速且規范地開展。
為提升新形勢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療救治能力和水平,降低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發生,1月初天津市開展了“新形勢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療救治專項質控行動”,組織15家市級醫療質控中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培訓,對三級醫療機構及部分二級醫療機構開展現場指導和督查。同時搭建市級質控信息交流互動平臺,共享基礎數據分析結果,提供專家建議和關鍵指標數據分析。
醫療質控管理覆蓋患者就醫全過程
“有部分重癥肺炎患者,在進行常規經驗性治療后效果不滿意,且常規痰培養沒有陽性發現,我們便應用支氣管鏡對患者行肺泡灌洗,灌洗液病原學送檢,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劉春廣說,這種規范性操作在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下發的《當前形勢下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專家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就進行過指導性提醒,通過規范的診療救治,很多患者轉危為安。
不僅是重癥醫學科,各個科室、各個環節的診療規范在《指導意見》中都有針對性地提醒。
2023年元旦,天津市衛健委組織了市重癥醫學、呼吸、護理、急診、門診、發熱門診等15家市級質控中心,聽取中心主任委員意見,將醫療機構統籌管理、優化流程、救治要點等內容形成專家指導意見,并在行業內定期發布。
同時,天津市衛健委還組織開展了新形勢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療救治專項質控系列培訓,內容包括俯臥位通氣機理和實施、急診重癥預警指標、臨床管理流程、并發心血管急癥識別與處理等。“截至目前,天津市已開展了五期培訓,全市共有3.67萬人通過直播和回看的形式參加了培訓。醫療質控管理覆蓋患者就醫全過程,全方位保障救治質量與安全。”天津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徐衛國說。
搭建信息共享平臺進行質控監督指導
為將質控工作落到實處,除組織專項質控系列培訓外,天津市醫療服務評價和指導中心搭建了市級質控信息交流互動平臺,促進不同市級醫療質控中心溝通協作,共享全市醫療救治基礎數據分析結果。
“通過對專家建議、關鍵指標數據分析、存在問題等信息的定期收集、分析、研討、推動和落實,充分發揮多專業醫療質控中心協作的合力效應,千方百計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醫療救治能力,最大程度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生。”徐衛國表示。
數據分析顯示:1月4日至18日,醫療機構呼吸科俯臥位通氣治療開展率增長了19個百分點;1月12日至18日,17家哨點醫院急診候診時間縮短了50%;通過規范全市急診的分級分區救治,增加醫務人員、輪椅和平車數量等,提高接診效率,使病人得到及時治療,有效提高了治愈率。
分析的結果也會通過編制《新形勢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療救治專項質控行動工作簡報》,供各醫療機構研判決策參考。截至目前,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已形成20期專項質控行動簡報,并分發給各醫療機構。
關鍵詞: 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