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法院在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中,緊緊抓住案件關鍵點,牽住“牛鼻子”,實行“因點施策”,集中力量打通“堵點”,攻克“難點”,聚焦“熱點”,播撒“暖點”,推動疑難案件實現“峰回路轉”的效果。
“因點施策,是我院在破解執行難題實踐中探索建立的一項創新舉措,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努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政治上講大局、工作上爭先進、發展上走在前的生動司法實踐。”章丘區法院院長田越洋表示。
(資料圖)
打通“堵點”: “兩書”制度促和解
2022年5月,劉某因一起交通事故糾紛,將肇事司機和保險公司訴至章丘區法院。遞交起訴材料當天,他便收到了來自法院的短信,短信詳細介紹了通過調解解決問題的方式。在征得被告同意后,法官主動“出擊”,充分了解雙方當事人想法,開展釋法明理工作,僅用時不到5個小時便完成“立案、調解、結案”工作,快速化解了這起糾紛。
一直以來,辦案周期長、當事人不能在最短時間實現權益,是橫在執行法官面前的一個“堵點”。為切實打通“堵點”,章丘區法院“對癥下藥”,堅持審判工作向前、向后“雙延伸”,聚焦立案、判后、執行之前,推行《訴前調解告知書》和《督促履行告知書》“兩書”制度,主動作為,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一審,讓勝訴權益實現在執前。
訴前調解告知制度,即在立案階段推行“調解+送達”雙線并進,積極引導當事人線上線下靈活開展先行調解;督促履行告知制度,即在判后對生效案件開展提醒,“一案一送”,明確生效時間、備注履行路徑、強調不利后果,督促負有義務的當事人及時履行生效文書。
“和解是對社會沖突震蕩最小的糾紛解決方式。我們將和解這一理念貫徹辦案始終,在破解執行難、實現案結事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章丘區法院執行局局長黨衛東表示。
對于已經執行立案的案件,章丘區法院執行干警發揚永不放棄精神,高標準搭建執前和解工作平臺,推動形成“執行和解+速執”的分段集約執行模式,提升執行質效。在機制建設上,組建由員額法官帶隊、配備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的執行和解團隊,規范高效開展執行和解工作,并快速甄別,完成執行案件初篩、執行線索登記等工作。對小標的額、有訴訟保全的等簡單執行案件,執行指揮中心集中完成速查、速控、速執。實行這項制度以來,該院實現2022年首次執行案件實際執結率和終本率均在全市法院排名第一。
攻克“難點”:窮盡手段不輕言放棄
每周定期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推送至章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是章丘區法院執行局一項常態化的工作。該局收到法院推送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經審查后對其登記備案等實施行政審批限制,以構建信用警示懲戒機制,讓欠賬不還的“老賴”無處遁形。2022年以來,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電子屏幕等形式公開失信被執行人6000余人次。
案件執行難,最大的“難點”是找人難、找財產線索難,也是法院執行攻堅道路上的“攔路虎”。
為盡快兌現當事人勝訴權益,破解查人找物“難點”,2022年4月18日,章丘區法院與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簽署《關于加強聯動協作的備忘錄》,實現信息共享,聯動執行,合力解決執行難。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優先辦理執行案件的股權凍結、解凍等業務,授權法院隨時查詢被執行企業相關信息等,提高精準度,高效高質開展執行,保障勝訴企業合法權益的同時,共同營造誠實守信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為進一步調動社會發現和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的積極性,獲取有價值的財產和人員線索,2022年以來,章丘區法院公開發布多起懸賞信息征集知情人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線索,并在據此取得執行效果后向財產線索提供人支付獎勵或者酬金。該院借助社會力量追查“老賴”,進一步提高了執行效率,在社會上營造了“失信寸步難行”的輿論氛圍。
遇到案件沒有可供執行財產的情況,章丘區法院制定出臺《案件終本管理規范》,成立終本案件管理團隊,負責集中精力專門開展終本案件后續財產的核查及恢復審核工作,隨時關注終本案件中被執行人信息,從終本執行到再度重啟執行,精準把握執行的每個節點,進而攻克執行難題,真正做到讓終本案件不終止。同時,通過本院微博、微信公眾號,在媒體開設“執行攻堅”欄目等途徑,加大對執行不能法律規定和相關案例的宣傳力度,讓社會公眾理解法院、支持執行工作。
聚焦“熱點”:善意執行助力企業重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涉民生領域的執行工作,事關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此類案件一直就是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熱點”案件。為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章丘區法院以開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了“小微大愛”“泉城清薪”“冬日暖陽”“泉潤桑榆”等10多場涉企業、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活動,采取靈活有效的措施幫助企業擺脫困境,努力解決企業和人民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受到一致好評。
“感謝法院的善意執行,給了我們企業一個脫困重生的機會。”前不久,山東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支付了剩余的99萬余元執行款后,向法官道謝。
在執行12名職工工資及賠償金被拖欠一案中,章丘區法院執行干警發現被執行公司處于停產停業狀態。于是,他們立即前往被執行公司實地查看經營現狀,告知其查封凍結財產情況,并釋明公司不履行生效判決的法律后果以及采取罰款、拘留、信用懲戒等強制措施對公司產生的消極影響。
通過執行干警釋法明理,積極引導被執行公司換位思考,該公司最終籌款99萬余元交至法院。至此,該案執行標的額全部執行到位,12名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12起涉民生執行案件一次性執結。
“通過這次零距離見證執行,我們了解到法院執行工作的不容易。為了減少對涉案企業、營商環境的影響,法官們從善意文明執行的角度出發做了很多努力!”區人大代表逯鳳對此案執行給予高度評價。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章丘區法院從依法保護企業生存發展的角度出發,善意執行,文明執行,高效化解涉企糾紛,2022年以來,依法為企業挽回損失3.97億元,助力企業走出困境。
播撒“暖點”:救助機制含溫帶熱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竇某被撞傷致一級傷殘,需長期治療,生活不能自理,章丘區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其經濟損失100余萬元。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用足強制措施,但被執行人出獄后卻人間蒸發,法院在不放棄查找的同時,三次對竇某進行司法救助15萬元,但還是遠不夠支付其醫療費用。于是,年事已高的竇某母親經常到法院打聽案件進展情況。
面對因被執行人下落不明或不具備執行能力等原因導致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案件,法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出路。
2022年8月,章丘區法院積極與區民政局、慈善總會等對接,引入社會資源、愛心力量,拓寬救助資金來源渠道,設立天平愛心專項基金,形成“天平愛心”救助機制,推行政府救助、社會救助與司法救助相結合的多層次聯合救助,創新解決執行不能導致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問題,給像竇某這樣遭遇的當事人帶來了希望。
“為進一步提升執行工作質效,依法維護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章丘區法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在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提升司法獲得感上不斷發力,咬定目標不放松,進一步創新執行措施,不斷拓展和豐富‘天平愛心’救助機制的方法,積極開展與上級法院聯動救助行動,努力打通保護當事人勝訴合法權益的‘最后一公里’。”田越洋說。
2022年11月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章丘區法院聯合舉行“三級聯動司法救助金”發放儀式,對涉機動車交通事故、健康權糾紛中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6名受害人,現場發放司法救助金共計58萬元。
“太及時了!這筆錢對我們家來說真是雪中送炭,感謝法官!”眼含熱淚的劉某握著法官的手,一遍遍重復著感謝。一起交通事故讓劉某失去了家里的頂梁柱,因被執行人無任何賠償能力,一家子的生計陷入困境。此次救助的10萬元,有效解決了劉某的燃眉之急。
據統計,2022年以來,章丘區法院已為20起執行案件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84萬元,切實讓因執行不能陷入生活困難的申請執行人感受到了司法溫暖。(祁云奎 劉帆)
(責編:薄晨棣、梁秋坪)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