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考期間,公交集團將對途經全市100處高考考點周邊的423條線路將采取靈活的調度措施,增發機動運力,禁止鳴笛、禁止使用車輛報站機外擴音;各級城管部門也啟動高考護航行動,給轄區所有施工單位召開高考期間施工部署會,做到隨時處理噪聲污染投訴;許多居民也自發互相提醒,減少室內活動噪聲,不去公園唱歌跳舞……相關部門和市民所做的這一切,只為即將奔赴考場的考生營造安靜良好的休息和考試環境。
奧林匹克中心區戶外卡拉OK的歌聲。攝影/孫毅
明天,北京數萬高三學生將走進高考考場,開啟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硬仗。把幾年辛苦的努力轉化為好成績,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休息好才能考好。為高考生營造一個安靜和諧的應考環境,是這個城市的自覺,也是許多市民的共識。然而,也有不少人無視這一文明約定,高考臨近依然在公共場所大搞戶外娛樂,毫無顧忌地制造噪聲,絲毫沒有考慮到那些附近本就緊張的考生。
北京晚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個公園發現,園內的噪音并沒有隨著夜幕的降臨而有所降低,相反還更加吵鬧,甚至“聲名遠揚”。晚7點半,在奧林匹克中心區,廣場舞隊伍越跳越歡,卡拉OK多達十幾處,而大功率音箱正是這兩項娛樂的統一配置,分貝最高時超過80。有附近慧忠北里小區的居民反映,每天晚上都能聽到唱歌。在翠城公園,陣陣歌聲也能清晰傳到旁邊的翠成馨園小區。在紅領巾公園,晚上7點50分,電動三輪車載著大功率音箱播放舞曲,與一旁禁止使用大音量音響設備的游園提示形成鮮明對比。在城管部門檢查過程中,也發現有極少數施工單位無視要求,與執法人員打游擊,偷偷摸摸地施工。
高考關系學子的前途命運,對許多家庭意義重大,清凈,就是他們目前最需要的保障。分貝超80,唱歌到9點......這些一到夜晚就準時響起的噪聲,嚴重干擾了附近考生的晚間學習和正常休息。也許這些伴著高聲唱跳的市民家里,并沒有今年剛好高考的學生,但總可以將心比心,為那些認真赴考的孩子們送上一份靜音的愛護。施工單位也實在不必每天搶這幾個小時的工期,要知道讓考生考好試,是一項比所建的項目更大的工程。尊重知識,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在首善之區的北京,在這幾天集中體現在為考生創造安靜環境的自覺上。
高考靜音是慣例,也是社會善意的標志。教育部日前會同有關部門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堅持以考生為本,加強治安出行、食宿衛生、防暑降溫、噪音治理等方面的服務保障。從今晚開始,相信市民會盡最大努力調小可能產生的噪音分貝,一起為高考生搭建一面愛心“隔音墻”,一起用靜音為高考生送上無聲的加油。一座向考生致“靜”的城市和千千萬萬的市民,會贏得考生的致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