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國家統計局長沙調查隊發布數據,2023年一季度長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3元,同比增長4%;人均消費支出10444元,同比增長3.6%。其中,工資性收入為居民增收主要動力;醫療保健支出增長最高,同比增長4.7%。
(相關資料圖)
數據表明,一季度長沙居民收入平穩增長、消費逐步回暖。
收入呈平穩增長態勢,4項收入全面增長
一季度,長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同比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0元,同比增長4.7%。
從4項收入結構看,長沙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581元,同比增長3.4%,占可支配收入57.3%,對居民收入增長貢獻率高達49.5%。一季度,長沙以穩就業為抓手,發布《長沙市人社領域2023年“搶先機開新局”穩就業五項行動工作方案》,通過“穩崗留工”、大學生就業“金橋行動”長沙新消費專場招聘、千企萬崗云聘等一系列措施,滿足就業服務需求。就業增長穩定,為工資性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
今年以來,長沙出臺多項穩定市場主體政策,開展“萬名干部進萬企”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季活動,實施貸款貼息、返還補貼、減稅降租、發放消費券等措施,讓企業得實惠。截至3月15日,長沙經營主體及企業分別增長14.1%、16.7%,經濟回升勢頭明顯。
財產凈收入增速最大,人均財產凈收入1820元,同比增長5.5%。一是長沙開展長租房市場新探索,積極盤活存量房供作租賃住房。2022年長沙新增常住人口18萬余人,截至2023年1月底,盤活存量房1.28萬套,已有7247套形成長租房供應,激活了租房市場;二是居民存款利息收入持續增加,市場理財產品多樣,推動城鎮居民財產凈收入增長;三是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以“一縣一特”“一鄉一品”為標志的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促進農村居民土地流轉、集體經濟分紅等收入增加。
轉移凈收入平穩增長,人均轉移凈收入2816元,同比增長5.3%。2023年1月起,長沙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20連調”,再次提高10元,惠及全市75.56萬人,成為轉移凈收入增長的穩健動力。
消費復蘇勢頭穩健,八大類消費支出增長
一季度,長沙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465元,同比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720元,同比增長3.7%。從消費結構看,消費恢復勢頭向好。
生存型消費穩步恢復,居民人均食品煙酒、衣著、居住消費支出分別為2925元、641元、2044元,分別增長3.1%、3.3%、2.8%。隨著疫情防控放開,一季度又恰逢元旦和春節“黃金周”,政府發放消費券,商家積極舉辦消費活動,促進本地特色年貨經濟加速回暖,居民消費愿望強烈,“煙火氣”滿滿。春節期間,長沙梨類、橙類年貨銷量環比分別增長210%、80%。
文旅、交通通訊消費加速恢復,人均支出分別為1692元、1355元,同比分別增長4.4%、4.6%。疫情期間被壓抑的旅游意愿快速釋放,長沙“文化IP”不僅吸引本地居民出游,還吸引大量外地游客來打卡,紅色景點、歷史文化街區及景區受到追捧。據攜程官方統計,2月以來,外省赴長沙旅游訂單占全省訂單量的66%,長沙成為全國排名前十的錯峰旅游人氣目的地。
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穩步增加,人均支出945元,同比增長4.7%。疫情讓居民消費觀念發生轉變,促使居民增加醫療保健、預防藥品和醫療服務支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