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的新生開學典禮,再次讓人們刷新了對武大的認知。不知道是武大倒霉還是怎么的,這兩年,總在女生的表現上,出現“紕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學校會在開學典禮的時候,選擇優秀學生代表上臺演講,目的是給新生一個相同視角,了解學校文化底蘊和教育方向的機會。
可這位學姐不是,學校安排的開學典禮,她當成了個人修長。不僅忽略了上臺演講的真正目的,還做到了從上到下一點都不討喜。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武漢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安排了一名研究生代表,上臺講話。沒想到,女生操作太奇葩!
她沒有分享武大的學術傳統或者家國情懷,而是花了大量時間講述自己參加辯論賽的經歷,比如怎么準備比賽、怎么拿到獎項、怎么在辯論場上“舌戰群儒”。
武大這么一個底蘊深厚的學校,在開學典禮這一天,竟然沒什么關于學校的東西分享給大家,而是給一名研究生開了個“表彰大會”?
不少網友表示不能理解,這么重要的場合,學校就沒有人審查一下學生的演講稿嗎?出現在何種錯誤,學生和老師都有責任。
這么重要的場合,臺下坐著剛入學的新生和滿懷期待的家長,本該是一場傳遞學校精神、激發使命感的講話,卻變成了一場個人辯論戰績的匯報會。
這種操作,讓人不禁想問,武大的女生都怎么了?當家做主也不是這么個當法,總要分場合啊,但也有網友覺得,這樣做沒什么!
講解個人“戰績”沒錯,錯就錯在不知道怎么編排!
有人認為學生講講自己的成長經歷沒什么不好,關鍵是看怎么講,如果能把個人經歷和更大的價值結合起來,效果就會不一樣。
這件事之所以引發這么多討論,是因為它不僅僅關乎一個學生的演講,更折射出大家對大學教育、對開學典禮該有什么樣的內涵的期待。
開學典禮對新生來說意義重大,這是他們大學生涯的“第一課”,往往會影響他們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和未來幾年的選擇。
像武大這樣的百年名校,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從抗戰時期西遷辦學保存學術火種,到如今在科技、醫學、人文等領域為國家貢獻力量,這些故事本該是開學典禮上最打動人的部分。相比之下,單純強調個人在某項活動中的成績,確實容易讓人感覺格局小了。
當然,辯論本身是一項很有價值的活動,它能鍛煉人的邏輯思維、表達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這些對大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素質。
但問題在于,在開學典禮這種場合,演講的重點不應該只是“我有多厲害”,而應該是“我們為什么來到這里”“大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回饋社會”。
如果這位同學能把自己的辯論經歷和更大的議題結合起來,比如講辯論如何讓他關注社會問題,如何啟發他思考學術與實踐的結合,或者辯論中的技巧如何幫助他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那么演講的感染力會完全不同。
遺憾的是,他的分享停留在了個人的成績單上,沒有延伸到更廣闊的層面。不過這件事也不能全怪這位學生代表。
畢竟選擇誰上臺講話、講什么內容,學校相關部門肯定也參與了審核和指導。可能是在流程上有點疏忽,或者過于看重學生的口才和表現力,而忽略了內容本身的意義。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