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購買房產的過程中,合同是保障購房者權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合同中的一些條款對購房者的利益影響重大,需要特別關注。
首先是房屋的基本信息條款。合同里對于房屋的具體位置、面積、戶型等描述必須準確無誤。比如,房屋的坐落地址要精確到門牌號,建筑面積和套內面積都應有明確記載。如果合同中關于面積的約定不清晰,日后可能會出現面積誤差糾紛。按照相關規定,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所以,精確的面積約定能避免購房者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交付時間和條件條款也至關重要。合同應明確規定房屋的交付日期,以及交付時房屋應達到的條件。例如,是否具備通水、通電、通氣等基本生活條件,小區的配套設施是否完工等。如果開發商未能按照約定時間交付房屋,需要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的具體形式和賠償標準也應在合同中明確,常見的是按照購房者已付款的一定比例支付違約金。
產權登記條款不容忽視。合同中要明確開發商協助購房者辦理產權登記的時間和義務。一般來說,商品房交付使用后,開發商應當在一定期限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其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如果因開發商的原因導致購房者不能在規定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開發商應承擔相應責任。
為了更清晰地對比這些關鍵條款,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表格:
此外,合同中的物業服務條款也值得留意。它會涉及物業服務的內容、質量標準以及收費標準。優質的物業服務能提升居住的舒適度和房屋的價值,而合理的收費標準能避免購房者后期承擔過高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