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鄭權
(資料圖)
近日,42家純證券業務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報披露完畢。42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519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歸母凈利潤1040億元,同比增長65%。
分業務看,自營投資業務成為業績“頂梁柱”。2025年上半年,42家券商合計實現自營投資收入1123.53億元(根據“自營投資收入=投資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公式計算,下同),同比增長53.53%,收入占比近45%。其中,中信證券2025年上半年自營投資收入最高,為190.52億元;中銀證券自營投資收入最低,僅1.22億元。
從自營投資收益率的角度分析,中銀證券2025年上半年的投資收益率(收益率=自營投資收入/自營資產均值,年化收益率再乘以2;自營資產均值=(期初自營資產+期末自營資產)/2,自營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債權投資+其他債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衍生金融資產,下同)最低,僅有1.52%;此外光大證券的投資收益率低于2%。
中銀證券不僅今年上半年自營收入、投資收益率墊底,而且自營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最低。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自營資產占總資產的均值為50.29%,而中銀證券的占比僅為20.52%;中銀證券的自營投資收入占比更低,僅為8.14%,遠低于42家券商平均值45%。
中銀證券自營收入、投資收益率皆墊底
2025年上半年,42家券商合計實現自營投資收入1123.53億元,同比增長53.53%。其中,中銀證券自營投資收入最低,僅1.22億元。
2024年上半年,中銀證券自營投資收入為1.82億元,2025年上半年降幅高達32.55%,在行情火熱的上半年與行業趨勢背離。
2025年上半年,我國股票市場主要指數呈上漲態勢,萬得全A上漲5.83%、上證指數上漲2.76%、深證成指上漲0.48%; 債券市場總體呈現高波動震蕩行情,中證全債指數上漲1.14%。今年第二季度,股債表現均較好,金融投資資產規模持續提升。2025Q2上證綜指上漲3.3%,創業板指數上漲2.3%,滬深300指數上漲1.3%;中債總財富指數上漲1.5%。
中銀證券不僅自營投資收入少,并且收益率低。2025年上半年末,中銀證券自營投資資產合計148.88億元,2025年年初的金額為173.54 億元,平均值為161.21億元,投資收益率僅為1.52%,遠遠低于42家上市券商的平均值3.46%。
中銀證券投資收益率低或與其股票資產占比有關。2025年上半年末,中銀證券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126.9億元,其中股票資產6.75億元,占比5.32%。
中銀證券自營收入占比、自營資產占比皆顯著偏低
從自營收入占比、自營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看,中銀證券的數據同樣墊底。
2025年上半年,中銀證券1.22億元的自營收入占總營收的比值為8.14%,在42家券商中墊底,遠低于42家的平均值45%。
2025年上半年,中銀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5.05億元,同比增長20.79%;實現歸母凈利潤5.65億元,同比增長33.13%。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凈利潤規模,中銀證券的排名都在30名以后,屬于中小券商。
對于中小券商而言,自營業務是對業績彈性十分大的業務,不少中小券商的自營收入占比較高。而中銀證券的占比僅是個位數,不僅低于45%左右的均值,更是比排倒數第二名的中泰證券(18.27%)還要低50%以上。
從資產角度講,中銀證券2025年上半年末148.88 億元的自營投資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為20.52%,遠遠低于50.29%的均值。因此,中銀證券如果在自營業務上發力,未來業績或有較大提升空間。
研究認為,未來的自營業務,大型券商應堅持非方向低波動絕對回報策略,中小券商應注重發展非資本金依賴型業務。具體到權益自營,大型券商發力場外期權和結構化產品,中小券商側重收益互換,固收自營方面,大型券商轉型FICC,中小券商突出銷售交易性價比。提升資產負債匹配下的用表能力及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或是自營業務的發展的長期方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