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進展報告(2022)》提出,探索開展創新性自愿減排機制—碳普惠,激勵全社會參與碳減排,引導帶動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近日,中華環保聯合會2022年度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綠普惠公司研發的第三方綠色生活計量底層平臺“綠普惠云-碳減排數字賬本”(以下簡稱“碳賬本”)榮獲中華環保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成為此次頒發的9項一等獎中唯一的碳普惠創新成果。
據悉,中華環保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是一項面向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領域的綜合性獎項,重點獎勵在生態環境保護及相關技術服務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設置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杰出青年科技獎。其中,科技進步獎聚焦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推廣、支撐重點領域發展的成果。
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碳減排行為雖然微小,一旦疊加起來,卻是相當龐大的碳減排量。“碳賬本”以數字化方式廣泛鏈接各方成員,致力于助力地方政府建立碳普惠平臺,實現公眾在衣食住行游跨場景、跨平臺綠色行為的量化、記錄、去重、融合和匯總,完成碳減排場景全覆蓋,形成政府、企業、個人三本賬。
科技創新對生態環境保護起到支撐作用。運用數字技術形成的“碳賬本”,作為多元碳普惠機制落地數字平臺逐漸被更多的地方政府、企業應用,碳普惠的創新實踐先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等亮相,并被寫入《北京冬奧綠色低碳遺產報告——十大技術與實踐》《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獲得福布斯全球區塊鏈TOP50、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等。綠普惠創始人陶嵐說:“未來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科技內核,在數字碳中和領域持續發力,整合各方資源,動員更多企業、公眾參與,以市場化、數字化的方式推動消費端碳減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