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楊顏菡?陳科
1月12日筆者獲悉,日前由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普熊貓?成都市2023年科技志愿服務”在成都市即刻反應應急安全體驗基地舉行。本次活動以情景體驗的形式展開,15組親子家庭走進基地,身臨其境地學習應急安全科學知識。
活動期間,小朋友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進入地震體驗小屋,迅速找到墻角、桌下、衛生間等躲避地點;在消防員職業體驗環節,小朋友們完整地體驗了整隊、換裝、出警、連接消防水帶、高壓水槍滅火的出警任務流程;來到高空緩降體驗區,志愿者帶大家認識高樓逃生緩降器,并現場模擬高樓火災逃生場景,進一步提高大家的消防自救互救技能。
“如果遇到腰椎骨折的病人,我們能做什么?”“如果身在高樓突然著火了怎么辦?”……參觀學習過程中,小朋友們積極提問,了解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突發問題。對此,一位家長表示,“體驗式的學習還是挺有必要的,比如著火了怎么辦、發生地震如何躲避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讓孩子更直觀地掌握必要的應急避險知識。”
據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即刻反應安全體驗基地是西南首家面向公眾提供專業應急安全體驗、應急科普教育的新型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其先后獲評“四川省全域研學實驗基地”“四川省級科普基地”“成都市科學美空間”等榮譽稱號。2022年,基地累計開展近300場應急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為100多家企業、40余所學校、10余個社區、3000余個家庭,共計26000余人提供應急科普服務。
當日,即刻反應應急安全體驗基地成立“科普熊貓”即刻反應應急科普志愿服務隊,基地全部講解員作為應急安全科普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務隊。下一步,該志愿服務隊還將走進社區、校園等,繼續積極開展應急科普志愿服務活動,讓更多的群眾、學生、家庭掌握應急相關的專業知識。
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