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民網香港9月7日電(記者陳然)由香港藝術館、廣東省博物館和澳門博物館聯合籌劃的巡回展覽“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7日在香港隆重開幕。展覽集合三間博物館總計108組珍藏,呈現明清兩代灣區風貌和絲綢生產工藝,讓觀眾認識三地如何透過海上絲綢之路訴說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為促進粵港澳地區的文化合作,三間博物館自2020年至2023年聯合籌劃本次巡回展覽,繼首站廣州及第二站澳門后,巡展來到最后一站香港。
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出席開幕典禮并致辭表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也是粵港澳的對外平臺,此次展覽可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欣賞粵港澳三地的多元文化體驗。他希望以城市聯動的方式,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建人文灣區”的倡議,為香港、大灣區及國際旅客帶來更多更精彩的文化藝術體驗。
展覽主辦方介紹說,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一帶自秦漢時期起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也是中外海上貿易的樞紐;至明清時期東西航路開通,絲綢作為重要的大宗商品,經由粵港澳大灣區運銷到世界各地。“絲綢外銷見證了昔日大灣區手工業的輝煌和貿易全球化的進程。”
本次展出的珍貴藏品包括提花織物、手繪絲綢和刺繡絲綢、服裝飾物及家居織物等,分別于“灣區舊貌”、“絲綢外銷”、“絲綢換白銀”和“今日灣區”4個部分展示。
為配合展覽,香港藝術家林春菊還在展廳外創作全新場域特定裝置作品《那時——彼岸》,以時裝設計視點出發,在館內打造一個穿梭過去、當下、未來的工作室,并展示全新的服裝作品,重塑經典。
展覽展期由即日起至12月17日,市民及游客可免費入場參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