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2022年,《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印發,要求著力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將國防教育要求有機融入課程教材,將國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考試內容,納入學校績效考評體系。新時代高校的國防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觀念的重要途徑,是國家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圖片)
高校國防教育是一個綜合性教育學科,與各門學科的交叉性都較強,將國防教育要求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讓學生在了解軍事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在科學文化、專業素質等多方面綜合素養的提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進行跨學科實踐,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更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精神,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民族自豪感。
多學科交叉是高校國防教育的必然趨勢
多學科交叉是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的應有之義。首先,國家安全事關重大,涉及多方主體和范疇,高校國防教育也必然涉及多學科門類。其次,通過多學科交叉,可以提升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拓寬學科視野,有助于提升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素養。第三,多學科交叉促進學科融合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國防的整體理解能力,培養具備綜合素養的國防人才。
多學科交叉是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的實施要求。高校國防教育涵蓋多學科知識,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國防教育應與其他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相協調、相融合、相互支持。將專業課程教學與國防教育相融合,能提升大學生群體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專業課程的教學是持續的、長期的,將國防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可以讓青年學子持之以恒地開展國防教育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多學科交叉是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的創新基礎。國防教育是開放性體系,需要不同學科緊密合作,且不同學科能為國防教育提供獨特教學素材。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打破學科的限制,用多學科視角講國防,有利于多元特色的發展和學科的融合,從而推動國防教育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契合。
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的多學科融合創新
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決定了我們在國防教育中既要重視傳統安全又要重視非傳統安全。傳統認知中的“安全”是指政治安全、軍事安全、國土安全;非傳統意義上的“安全”還包括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新型安全領域。
首先,將“非傳統安全”納入高校國防教育課程教學。將非傳統安全納入課程教學可避免將國防教育等同于軍事教育的誤解。非傳統安全涉及學科廣泛,易與普通高校學科專業融合,讓學生意識到專業學習與國防并不矛盾,國家安全與自身相關。非傳統安全的納入,能將國防教育轉變為必要的專業教育任務,讓國防教育成為普通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構建多學科交叉的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多學科交叉有利于將國防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課程。例如,將紅色資源融入高校國防教育,充分發揮其在高校國防教育中的政治價值、教育價值和主流意識形態價值,將國防與思政相融合,助力更好實現育人目標。
再則,探索多學科交叉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的教學方法。如何促進不同學科的融合和統一,實現跨學科教學與現有教學體系的協同關系是一個重要問題。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具有開放性特征,可以探索適應大學生知識結構和身心特點的新型教學方法,如開放式、探索式等師生互動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他們對國防和國家安全問題的興趣。
多學科交叉下國防教育創新的保障
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在專業文化課中融入國防元素,需要針對大學生培養教育的特點,從頂層開始設計,科學設置教學內容,修訂相關教材。高校應在《全民國防教育大綱》的基礎上,從理論教學與軍事訓練兩方面探索多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建設。有條件的高校可以結合本校人才培養的方案要求,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學科建設和課程體系建設。
其次要重視組織保障。多學科交叉離不開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將國防教育納入教學院、系中,為學科發展和教師隊伍成長提供空間。學校黨委需要通過統籌協調,促進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發展,實現學科的跨學科發展,真正將國防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第三要完善師資隊伍。科學定位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的地位、作用,建設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專業化、具有跨學科背景的國防教育師資隊伍。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教育具有跨學科性,要求從事國防教育的教師具備全面素質和廣博學科背景。教師隊伍需要增強學習能力,積極從事研究工作,提升知識結構和學術能力,準確把握政策和學科發展方向,做到政治正確、高度敏銳,并自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
(作者黃斌、陳婧,系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