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家鄉山東煙臺市牟平區北臨黃海,但我從小生活在南部山區。如今到了外地生活,時常想念牟平南部的昆崳山,以及發源于昆崳山區的魚鳥河。
跟大地上的所有河流一樣,魚鳥河默默地滋養著一方沃土。特殊之處在于,它并非由西向東流淌,而是從山麓出發,一路歡快,向北直奔黃海。
我始終認為,魚鳥河是有“性格”的,比如川流不息一路往北的執拗。這總是讓我聯想到,家鄉這片土地上那些同樣執著、堅定的父老鄉親。在抗戰年代,他們英勇沖鋒,前赴后繼。
記得小時候,每當放映抗戰題材的露天電影,我都會與小伙伴跑到銀幕背后,學著電影里游擊隊戰士的樣子沖鋒陷陣。對于我的頑劣,父親很寬容,只是語重心長地告訴我,昆崳山就是膠東抗戰根據地,電影《苦菜花》主人公的原型于得水,當年曾在這里率領游擊隊抗擊侵略者,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長大后特別是我從事文學創作后,父親則常常叮囑我,要記住家鄉這片土地,創作有情懷的作品。我聽從父親的話,把昆崳山、魚鳥河寫進了小說中,以致敬家鄉。可父親說,光把山山水水寫下來還不夠,還沒有真正了解牟平。如今海上網紅打卡地養馬島,歷史上,秦始皇東巡時將之定為皇家牧馬之地;這片土地上,走出了“一錢太守”劉寵、一代義商張顏山、特級偵察英雄楊子榮……這當中,名聲最響、我最熟悉的就是楊子榮。當初入伍時,我們正是在楊子榮廣場集結,接受紅色革命教育,而且我的三爺爺是楊子榮的同批戰友,也在剿匪中為國捐軀。
我這才發覺,多種文化在牟平這片土地上交融、傳承,形成了這座城特有的開放包容氣質。今天,這座城依然以這種開放包容,熱情地迎接著四面八方的來客。
今年春天我看到一則新聞,介紹牟平區委、區政府的發展規劃:繼承發揚文化傳統,打造“濱海魅力城·現代新牟平”。家鄉人秉承紅色基因,發揚奮斗精神,努力將牟平建設成更具競爭力的新時代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據悉,“牟平新城”已經拔地而起,目前已有20多個項目入駐,這些項目將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牟平新城的另一個名稱是國際生命科學城。這里正成為高科技醫藥產業的孵化基地,它以開放的姿態廣納四海人才。
家鄉的友人領著我驅車前往牟平新城。在濱海路上行駛,目光所及之處是浩瀚的大海,海與天鋪展開碧藍色的卷軸,迎風展翅的海鷗點綴其間,好一幅美麗的海天圖景。抵達目的地后,我發現,新城所在之處不光風景優美,而且交通極其方便。G18高速牟平東出口、高鐵牟平站都在新城。從新城出發,開車一小時便可到達蓬萊國際機場,去煙臺、威海僅需半小時。交通的便利讓新城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家鄉還有一句話——“山海島泉河,恭迎天下客”。熱情好客的家鄉人以山、海、島、泉、河恭迎著天下的朋友。我的理解是,山,是登昆崳山;海,是賞海景、品海鮮;島,是游海島;泉,是浴溫泉;河,是覽河濱。“山海島泉河”讓牟平成為旅游勝地,也讓其成為本地人眼里的生態宜居之城。
說到溫泉,離新城最近的龍泉湯溫泉,早在明代便被人們利用。后經研究認定,湯水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有保健功效。難怪那里是遠近聞名的長壽之鄉。
沿著魚鳥河等河道周邊,政府部門斥資修建了濱河公園。綠植掩映下,各種健身器材錯落設置,岸邊的綠色長堤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回家鄉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會去濱河公園散步。
好幾次在河邊,我都遇見同一位散步者。我們聊了起來。他告訴我,他的老家在外地,現在在生命科學城工作。牟平人寬厚好客,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座城,準備以后定居在這里。
那是一個清晨,當他說這段話的時候,朝陽初升。順著他目光的方向,我看見魚鳥河上波光粼粼,金色的河流正在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我們互相加了微信。后來我看到他在朋友圈里常常介紹牟平的美味:有鲅魚餃子、海菜包子、扒釀海參、紅燒對蝦等海鮮,有蘋果、櫻桃、藍莓、葡萄等水果……顯然,他已經愛上了牟平的美味。
我與這位朋友約定好,下次回牟平時聚一聚。到時候,我一定要再給他好好地介紹一下家鄉牟平——這里的昆崳山,這里的魚鳥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8日 08 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