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個賽季,重新恢復主客場制的中超聯賽正如火如荼,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7座專業足球場的投入使用,這不僅拉近了球迷與球員的空間距離,也大大提升了球迷的觀賽體驗和熱情,助力球市回暖。
北京工人體育場內景。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本賽季中超揭幕戰在復建好的新工體舉行,在全場近5萬名觀眾以及電視前無數的球迷們面前,新工體將自己的專業化體現得淋漓盡致。從燈光效果、全方位的轉播機位,到看臺上巨大的Tifo(可覆蓋看臺的大型橫幅或拼圖)以及模擬的煙火效果,視覺感受頗具沖擊力,現場氛圍也極其濃厚。球迷驚呼:“過去只有在五大聯賽賽場上感受到的視聽效果,終于在中超落地了。”
不止工體,新賽季上海海港、上海申花、成都蓉城、青島海牛、天津津門虎、大連人等球隊都啟用了專業足球場作為自己的新主場。這些專業足球場與中國申辦并曾要承辦的2023年亞洲杯不無關系。雖然賽事受疫情影響最終與中國無緣,但因此興建的一批國際化專業足球場,依然為球迷送上了福利。眾所周知,以往中超賽場只有申花等極少數俱樂部的主場是專業足球場,即便在中超金元足球鼎盛時期,擁有大量世界級球星和外教,彼時的中超比賽多數也只能在綜合性體育場進行。
與綜合性體育場相比,專業足球場內沒有跑道將比賽場地與觀眾隔開,也沒有通常田徑項目配套的相關設施。同時,專業足球場往往配備有專門的燈光設施和技術手段以烘托現場氛圍。這些于球迷觀眾而言,可以更近距離地觀賽,可以更切身地感受到比賽的激烈氣氛,可以更熱烈地展開良好互動。于球員來說則是痛并快樂著,以新工體為例,球場的替補席同側預留替補球員熱身區。因為采用國際主流的“看臺碗”設計,東、西看臺第一排座椅距離草皮僅有8.5米。比賽時,坐在這里的前排觀眾可以聽到熱身區球員說話,甚至可以看到場上球員的細微表情和汗珠。這樣的近距離讓球員既更直接地感受到球迷的鼓勵,也倍感競賽的壓力,極其考驗球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技戰術臨場發揮水平。
如今,我國有越來越多具備國際化標準的專業足球場陸續啟用,在給球迷、球員帶來升級體驗的同時,也給賽事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只有軟硬結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才能走向真正的職業,從而切實助力中國足球的發展和振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