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 (記者 胡佳佳 通訊員 米 楊 余志琪)近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人民法院與南昌市現代針紡商會、南昌市青山湖區紡織服裝行業商會在江西跨境電商產業基地,共同成立南昌市“織紛e站”。“織紛e站”采取“法庭+商會”工作模式,通過強化源頭治理,為針紡企業提供多元、便捷的司法服務,全力提升針紡企業法律風險防控能力。
現代針紡產業是青山湖區的傳統、主導產業,也是江西省最大、全國第四的針織服裝產業集群。新成立的“織紛e站”受理青山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針紡產業集群引發的企業商事糾紛,通過一通電話、一個APP、一個平臺“三個一”方式,為針紡企業提供快速高效的司法服務,即在青山湖區法院“訴事速辦”通道中推出直達電話,群眾訴求24小時內需辦理回復;在青山湖區法院“企服通”APP中,隨時接受該類矛盾糾紛化解申請和法律咨詢,做到司法服務訴前介入;在青山湖區法院“多元解紛e平臺”中開展遠程調解,調解成功的,及時予以司法確認,調解不成功的,及時進入訴訟程序高效辦理。
結合針紡產業矛盾糾紛特點,“織紛e站”以無紛無訟為目標,建立紡織服裝企業法律風險研判制度,并根據研判情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提供“一企一策”精準指導、“一類一冊”普法指南、“一問一答”服務保障,為企業提供法律風險防控預案,增強企業的免疫力、競爭力和影響力。
同時,“織紛e站”以多元共治為鏈接點,與當地黨委、政府同心同德、與商會協會同向同力、與企業同行同頻共振,凝聚起產業集群發展的社會合力,立足糾紛實質性化解目標,創建“商會推薦、法院認證”調解員專業化機制,探索“調、立、審”一體化服務,做到企業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截至目前,“織紛e站”已調解案件32件,當場出具調解書6份,發放針紡企業《法律風險告知書》等資料2000余份,電話接受法律咨詢近700人次,通過“企服通”微信小程序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近400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