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6月30日電(記者李鯤 栗雅婷 張淼)柔性電池、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穿戴植物傳感器……在第十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一批亮眼的新興技術成為與會嘉賓們的討論熱點,這些充滿科幻感的“黑科技”正在悄然改變生產生活,讓人不禁感慨“未來已來”。
捧一杯清涼的飲料,窩在沙發里看一場球賽,對許多人來說,這也許是夏日夜晚最愜意的“打開方式”。在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的加持下,未來的球賽會變得更加“精彩”。
(資料圖)
在論壇的“2040年的生活”對話會上,新加坡Group ONE Holdings聯合創始人兼集團總裁鄭華峰描繪了未來體育賽事觀賽的新場景,“在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的加持下,體育比賽互動性和體驗感大幅提升。觀眾拿起手機掃一掃,就能知道場上球員的信息,甚至可以用手機創造一個虛擬人物,模擬在球場上與運動員一起比賽。”
新加坡Group ONE Holdings聯合創始人兼集團總裁鄭華峰在“2040年的生活”對話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趙子碩 攝
在論壇的天開高教科創園陳列區,“神工”康復機器人系統吸引了不少與會者的目光。該系統基于腦機接口技術,可精確解碼患者的運動意圖,并傳輸給外部反饋設備,從而形成腦-機-體的閉環通路。
在現場的講解視頻中,一位來自天津醫院的康復患者7根手指末端遭到嚴重損傷并被截斷,喪失了書寫、打字等精細運動的能力,在“神工-諦聽”腦控輸入系統的幫助下,他只需注視電腦屏幕上的目標字符所在區域,就能實現用大腦控制微信聊天,用“意念”打字。
新興技術也為心理健康開出了一劑良方。天津大學研發團隊開發的國內首款抑郁癥智能診斷機器人吸引了不少與會者駐足。工作人員介紹,“患者只需頭戴設備,就能采集到大腦皮層神經元信號,并通過‘解碼’實現對抑郁癥的定量評估。”
此外,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構建共享虛擬空間來改善心理健康。
在天開高教科創園陳列區,講解員正在講解高科技產品。新華社記者劉惟真 攝
在未來,課堂和教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和學習進度創建個性化的課程,“量身定做”的課堂將會極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可以彎曲、折疊和拉伸的柔性電池也是論壇上的討論熱點。相較于傳統剛性電池,柔性電池可以廣泛應用于醫療可穿戴設備、生物醫學傳感器、柔性顯示屏等最前沿領域。
“它可能藏在你的手表或襯衫里,融入你的生活,在未來你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穿戴上了相關設備。”貝魯特美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約瑟夫·康斯坦丁說。
在“2040年的生活”對話會現場,嘉賓們正在發言。新華社記者趙子碩 攝
在論壇發布的《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中,揭示了未來三到五年內將對世界產生最大影響的十項新興技術,其中就包括柔性電池、生成式人工智能、柔性神經電子學、人工智能輔助醫療等。
“希望今年的報告能成為企業領導者和政策制定者解鎖新興技術的有力工具,促進企業間的合作交流。”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總負責人蔣睿杰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