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總臺中國之聲記者鶴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布關于不文明行為情況的通報,兩名游客因私自向大熊貓投喂竹筍和花生,禁止其終身再次進入熊貓基地(含熊貓谷)參觀。
經檢查與觀察,相關大熊貓身體情況正常。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提示:國寶飲食有嚴格標準,私自投喂可能會對大熊貓造成傷害。請大家在參觀過程中,爭做文明參觀者以身作則,踐行文明公約,請勿投喂、不拋物、不潑水,不拍打玻璃。
動物園制定動物食譜會考慮哪些因素?這個暑假,各地動物園人潮洶涌,動物會感覺到人多嘈雜,“上班”疲憊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動物食譜有規范,私自投喂有危害!
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博士、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張勁碩介紹,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在研究保護、飼養展覽甚至外交等方面發揮著很大作用,一旦有游客錯誤投喂,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生病,甚至造成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導致死亡。
對此次兩名游客禁止終身進入熊貓基地是管理參觀游客的必要手段。有些游客有意無意向動物投喂不該喂的東西,給動物造成腸道傷害,有時動物園在對死亡動物進行解剖后,能發現塑料袋、手套、乒乓球等各種垃圾,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
無論是大熊貓還是其他動物,動物食譜的管理都相當嚴格。由于人工飼養動物與野生動物不同,在野外面臨的食物短缺和營養不均衡導致野生動物壽命較短,因此人工飼養需要綜合考慮營養均衡,盡可能延長動物壽命。動物園里配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提供科學的食物配比,食物量和投喂的時間也都有相應的規范和要求。
鐵絲網、玻璃罩,動物會難受嗎?
為防止游客私自投喂,有些動物園把動物和人的隔離做得很到位,但難免也讓人產生一種距離感。張勁碩表示,過去動物園為了更好地實現展示效果,不會設置太多的隔離設施,籠舍也更為簡單。比如,1990年北京動物園為迎接第十一屆亞運會修建的大熊貓館、2008年修建的奧運熊貓館,當時的籠舍都很低矮。
但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讓一些游客誤以為熊貓是很溫順的動物,不少人越過圍欄進入籠舍,造成了很多被咬傷甚至咬殘的情況。正是因為這些不文明的參觀行為,只好犧牲參觀的效果,既是為了保護動物,也是為了保護游客。
對于鐵絲網、玻璃罩等圍欄,動物并不特別在意。雖然在一個人工圈養的有限空間內,但動物有個習慣化的過程,目前動物園的大多數動物的子代都生活在動物園里,因此相對而言較為適應籠舍的環境。
真正讓動物感到難受的是游客制造的噪音,尤其是繁殖期的動物,噪音太大甚至可能導致動物流產。為防止人類過多的干擾對動物造成的身心傷害,有些動物園會提供動物休養的場所。這些場所不一定在動物園里,比如北京動物園的熊貓,也會被送去臥龍核桃坪等繁育基地。
文明參觀,珍惜動物園
張勁碩介紹,人們對有些動物行為的理解可能是錯的。比如小熊貓把手舉起來做投降動作,看起來很萌,實際上是在擴大身體面積向你示威;孔雀除了在求偶時開屏,在遇到威脅時也會開屏使自己身體變大。
張勁碩強調,普通人并不是都有機會去野外欣賞野生動物,動物園、博物館以及飼養繁育基地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傳播、普及和教育的場所。一定要珍惜動物園的存在,杜絕不文明的參觀行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