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鐵簡述
生鐵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鐵碳合金,工業生鐵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鐵礦石經高爐冶煉的產品。根據生鐵里碳存在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煉鋼生鐵、鑄造生鐵。
(資料圖)
生鐵性能為堅硬、耐磨、鑄造性好,但生鐵脆,不能鍛壓。生鐵性能:生鐵堅硬、耐磨、鑄造性好,但生鐵脆,不能鍛壓。生鐵中除鐵外,還含有碳、硅、錳、磷和硫等元素。這些元素對生鐵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響。
生鐵是高爐產品,按其用途可分為煉鋼生鐵和鑄造生鐵兩大類。習慣上把煉鋼生鐵叫做生鐵,把鑄造生鐵簡稱為鑄鐵。鑄造生鐵通過鍛化、變質、球化等方法可以改變其內部結構,改善并提高其機械性能,因此,鑄造生鐵又可分為白口鑄鐵、灰口鑄鐵、可鍛鑄鐵、球墨鑄鐵和特種鑄鐵等品種。
生鐵也可分為普通生鐵和合金生鐵,前者包括煉鋼生鐵和鑄造生鐵,后者主要是錳鐵和硅鐵。合金生鐵作為煉鋼的輔助材料,如脫氧劑、合金元素添加劑。普通生鐵占高爐冶煉產品的98%以上,而煉鋼鐵又占中國普通生鐵的80%以上,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高,這個比例還將逐漸增加。
二、生鐵行業供需狀況
2011-2021年,我國生鐵的產量呈波動遞增趨勢;2020年,中國生鐵產量88752萬噸,達到近年來的峰值;2021年,中國生鐵產量86857萬噸,同比下降4.3%。2022年,全國生鐵累計產量為86382.8萬噸,比上年減少了474萬噸,產量累計同比下降0.8%;月均產量為7198.6萬噸。
中國生鐵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地區生產;2022年1-9月中國生鐵產量大區分布不均衡,其中華北地區產量最高,其中河北省占比23.17%。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9月中國生鐵產量最多地區為河北省,生鐵產量為0.17億噸,2022年1-9月河北省累計產量為1.52億噸。
2015-2021年,我國生鐵表觀消費量呈波動遞增趨勢,2021年中國生鐵表觀消費量870.5百萬噸,同比下降2.53%。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生鐵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分析:
去年年初隨著生鐵價格逐漸走高,性價比有所降低,加之春節假期臨近,鑄造廠停產陸續增加,生鐵需求轉淡;春節歸市后受冬奧會影響,部分鋼廠限產,然而鋼材價格上漲且廢鋼貨少價高,鋼廠對煉鋼生鐵采購積極性尚可,但北方鑄造廠推遲復產時間,球鑄鐵需求欠佳;3月初黑色系走勢整體偏強,部分鋼廠恢復對生鐵采購。
隨著各地疫情的爆發,各地停工停產的鑄造廠增多,生鐵需求不斷縮減。5月份之后國家提出穩中求進政策,鼓勵各行各業復工復產,但整體開工不及預期,各地多數鑄造廠仍處于停產狀態,在產鑄造廠訂單也不多,對生鐵采購不積極,以剛需為主。
生鐵在我國應用有著廣泛的空間,需要針對不同用戶的特定需求,生鐵嚴格爐料控制,生鐵強化工藝管理,細化工藝參數,總結生產經驗,生鐵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優質高純生鐵,實現批量替代進口,切實提高鑄造生鐵的附加值,推進我國高端鑄件的全面發展。
三、鑄造生鐵行業面臨的問題
鑄造生鐵是鑄造行業最重要的金屬原材料,為適應鑄造用生鐵的冶煉要求,企業的煉鐵裝備主要以小型化高爐為主。國家對鑄造用生鐵企業的高爐、燒結(球團)等裝備實施了與鋼鐵企業差別化的產業政策。
當前鑄造用生鐵分領域市場需求已經嚴重過剩,各地不應再以任何名義新增鑄造用生鐵產能。近年來我國鑄鐵件總產量相對平穩,但對鑄造生鐵的需求呈逐年下降趨勢;當前鑄造生鐵市場處于供給遠大于需求狀態;鑄造生鐵分行業減量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報告對我國生鐵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生鐵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生鐵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生鐵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生鐵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