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對華和對俄政策上,表現得像一個流氓頭子一樣的蠻橫,但囂張的表面,無法掩蓋其在亞洲貿易和外交影響力,被中國超越的事實。因此,美國希望亞洲盟友能夠像歐洲盟友那樣,追隨美國指揮棒圍堵中國,那是癡心妄想。
(資料圖片)
從美國在阿富汗撤軍的那一刻起,注定這個國家已無法勝任世界領導者的責任。相比之下,中國則成為亞太各國重要的合作伙伴。據海外網27日報道,菲律賓《馬尼拉時報》在報道中說,21世紀世界正在被亞洲化,無法想象沒有中國的世界還有什么意義。
該報道指出,到了2040年,亞洲的GDP將有可能占據全世界GDP的一半,同時占世界總消費的40%以上。另外,世界正在亞洲化,而亞洲世紀的核心是中國。40年的經濟增長,讓中國成為技術和制造業的全球領軍者。所以,該報道提醒國際社會:現在,不妨想想一想,沒有中國的世界會是什么樣?
就因為21世紀的世界已經亞洲化,美國和歐洲的那些所謂“發達國家”,才瘋狂染指亞太事務。他們利用臺海和南海等敏感議題,制造地區動蕩甚至戰亂,其為的就是破壞亞洲地區的團結與繁榮,讓世界被亞洲化的時代慢一點來到,為它們的全球霸權地位得以茍延殘喘創造更多空間。
所以,美國挑起烏克蘭沖突,在歐洲制造出俄羅斯這個“共同敵人”;同時又將中國列為所謂“最主要競爭者”,企圖復制烏克蘭模式挑起臺海危機,讓亞洲陷于跟歐洲一樣的動蕩,以此來達到破壞地區和平穩定,讓其霸權地位得以茍延殘喘的最終目的。
美國近期將北約黑手伸到亞太;日本成為北約扎根亞洲的主要根據地。美國此舉的目的,無非是企圖將更多國家羅列進來,以便建立起亞太版北約,讓亞洲國家可以像歐洲國家那樣,淪為他們圍堵和孤立中國的附庸。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美國近年來在亞太建立多個政治小圈子,不斷威逼利誘地區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讓他們加入這些旨在圍堵中國的小圈子。美國企圖通過讓亞太國家與北約同流合污,建立起亞太版北約,從而完成對中國在軍事、交和貿易等領域上的封鎖。
但美國千算萬算,就是算不到亞洲不是歐洲,中國也不是俄羅斯。至少,亞洲大部分國家比歐洲國家更具理性,他們都不希望亞洲發生類似于歐洲的戰亂。更何況,中國奉行的和平崛起、合作共贏等政策方針,獲得大多數亞洲國家的認可和接納。美國想強迫亞洲國家參與其反華陣營,結果只會把自己給玩死。
現如今,北約已經在日本設立聯絡處,美國在亞太主導的四方對話機制、奧庫斯聯盟等政治小圈子也都運行很多年,但除了日本等極少數附庸外,其他大部分國家都公開表態:“不會在大國之間選邊站,更不會與中國脫鉤斷鏈”。所以,據環球網日前報道稱,美國白宮官員日前對英國《衛報》說,亞太國家都不希望被卷入中美之間的“魯莽的沖突”,拜登政府希望“給美國盟友和其他合作伙伴喘息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
有外媒將白宮此舉解讀為“對中國釋放緩解關系的信號”,但從外交角度上來講,美國現在是沒轍。畢竟,亞太國家與中國都保持著緊密的經貿聯系,他們與中國脫鉤斷鏈所失去的,美國根本無法給予相應的補償。美國給亞太國家開出的空頭支票,卻又再也無法令人信服。
不只是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甚至韓國等重要盟友,也都因為承受不了與中國關系持續惡化的嚴重后果,紛紛從美國的反華最前線往后撤。如果美國繼續脅迫盟友選邊站隊,結果將如美媒所言,最終在亞太地區遭到孤立的,可能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