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每年四月下旬,甜瓜便成為了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水果市場上的熱銷主力軍。而在閻良區關山街道幸福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的大棚里,還有許多甜瓜掛牌標記,長勢不一,似乎并不著急上市……
在這個大棚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掛牌標記甜瓜品種,仔細數一數,竟有20多個品種!這些不同品種的甜瓜定植時間都在3月14日,但長勢卻完全不同,有的果實已近成熟,有的果子不過雞蛋大小。這個大棚就是閻良區甜瓜新品種試驗示范大棚。
閻良甜瓜以前多指具有“小白甜”等突出特點的白皮白肉類型的早蜜一號甜瓜,現在并不特指某一品種,而是指由閻良區栽培的所有甜瓜類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閻良甜瓜品種多達40余種,根據皮色和果肉顏色分為白皮白肉、白皮紅肉、黃皮白肉、黃皮紅肉、綠色薄皮、哈密瓜類型等六大類。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網紅甜瓜和功臣甜瓜品種西農早蜜一號,也就是群眾俗稱的“小籽”甜瓜,是白皮白肉早熟栽培類型的代表。
據幸福園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建朋介紹,每一個新品種上市至少需要3-4年時間的試驗示范和觀察,第一年要在試驗田里試種,觀察品種是否適應閻良的土壤環境和氣候,同時根據果實的口感、產量、品質、抗病性等綜合篩選出品種后,第二年再進行整棚試種。第二年種植情況,確認品種生長是否穩定、總結品種的田間管理方式,同時在農戶布點示范種植,并試探市場銷售情況,確認品種的口感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然后才能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
“種子是源頭,品種決定方向?!边@是楊建朋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從2015年就開始嘗試栽培新品種甜瓜。這些年,他已累計試種過300多個品種,經過淘汰篩選,最終向瓜農推廣出了5個品種,其中就包括廣受好評的火烈鳥、紅寶玉等。
郭智勇是閻良區農業農村局的高級農藝師,長期從事基層農業新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在甜瓜試驗大棚里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郭智勇告訴農業科技報記者:“一個品種要上市推廣,必須要經過先試驗、再示范、再推廣的嚴格步驟。要針對品種的氣候土壤適應性、品種生長結果特性、抗病性、果實含糖量等品質特性,以及不同市場的適應性等進行全面記錄觀察檢測,才能確認品質適合的栽培設施類型、栽培時間、栽培方式、消費人群及市場定位等。這是個技術性較強和持續時間較長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大大降低瓜農的選種風險,給瓜農種植增收加上了一道保險。”
一個產業要可持續發展,就要敢于創新。近年來,閻良區先后在科農園區、藍天園區、幸福園合作社等園區連年安排甜瓜新品種試驗示范,以優質為核心,面向國內外引進品種試驗示范并不斷培育甜瓜新品種,篩選推廣了博洋9號、博洋61、青香脆玉、紅寶玉、火烈鳥、玉姑等多個新品種,為閻良甜瓜產業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
閻良甜瓜品種多樣,可謂是國內甜瓜品種的“博覽園”。隨著閻良甜瓜產業不斷蓬勃發展,也推動了閻良甜瓜品種不斷發展和更新,滿足了不同消費人群的口味需求,為甜瓜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也為促進農民不斷增收致富和甜瓜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科技報記者 齊巨儒 通訊員 李少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