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要通過摸清底數、擴建大棚、新建機井等多種方式確保農業生產順利推進,打好2023年糧食安全第一仗。”
正值水稻插秧的重要時節,作為糧食種植大鄉的商城縣李集鄉高度重視,近期,該鄉黨委書記張強多次深入田間、育秧大棚探訪,對保障農業生產各方面工作做安排部署。
為解決好農業生產用水等方面的困難,李集鄉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摸排農田水利設施情況,積極解決群眾面臨的實際困難。調配專業打井隊到地勢高缺水的村組尋找水源打抗旱機井。以合作社為引領,發展高效節灌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目前該鄉塘、庫等總蓄水能力達1049萬方,可正常使用的提灌站共16座,基本能夠滿足群眾用水需求,共建有現代化節水育秧大棚16個,保證了育秧成效。
“我們通過大棚控制秧苗生長情況,將早稻插秧時間向后延遲至5月1日,錯開早稻插秧缺水高峰時段,降低了缺水的影響。”李集鄉南寨村趙偉家庭農場負責人趙作偉介紹。
李集鄉保障農業用水舉措只是商城縣的一個剪影。由于天氣干燥、雨水偏少,對今年春季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商城縣及早謀劃行動,科學精準落實保供水、穩生產各項措施,摸排當前農業用水需求、設備需求和技術保障需求,指導好田間用水工作;組織農業專技人員幫助指導群眾做好農田抗旱工作,提升科學防旱抗旱水平;對相關水利設施進行檢修,確保渠系暢通,做好農業用水調度準備;增強群眾節水意識,以“節水增效”為核心,推進農業用水精細化管理,多措并舉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用水安全和農業灌溉用水需要。
如今,商城縣50余萬畝水稻田正逐漸植上新綠,展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據了解2022年,商城縣糧食總產量穩定在6.1億斤以上,發展再生稻16萬畝,今年優質水稻產業將持續發展。(來源:商城縣委宣傳部 羅玉蘭 李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