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一研究所全資子公司上海齊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以“碳排放背景下船舶減碳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船用碳捕捉系統應用研討會近日在上海舉辦。來自船東、船級社、船企、設計院所、金融租賃公司以及高等院校的代表應邀參會,共話中國船舶行業碳排放控制技術與應用產業發展新征程,賦能航運業新未來。
當前,全球海運業綠色、節能、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方興未艾,碳減排將成為船舶排放治理的重要方向。業界希望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海運業綠色發展的呼聲日益強烈。因此,這次研討會的舉辦正逢其時。
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作《碳中和目標下船海動力能源變革》的專題報告。黃震院士的專題報告圍繞船海動力在全球貨運中的重要性、全球航運碳排放現狀、IMO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碳中和目標下能源轉型的基本邏輯等進行了專業的闡述,強調全球造船與航運業將加速進入低碳甚至零碳時代,船海動力能源變革迫在眉睫。
他特別提出了我國船海動力能源變革的若干觀點。其一,要抓住船海動力能源轉型發展窗口期,抓緊進行多路徑技術開發與儲備,推進我國船海動力產業轉型升級,支撐造船強國建設。其二,船海動力能源變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要加強宏觀指導與支持,加大發動機制造企業、燃料制造企業、船舶制造企業、船東以及港口企業整個產業鏈上的協同與合作,成立綠色燃料聯盟,打造“中國解決方案”,推進船海能源的低碳/零碳轉型。其三,要推進相關技術標準法規、規范及監管規定出臺,為低碳零碳能源實船應用提供保障。同時要深度參與國際標準規范、政策規則等制定,提升我國在國際海事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來自勞氏船級社(LR)、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和齊耀環保的代表也分別作了《碳捕捉系統概述及經驗分享》《MARIC綠色船舶設計》《船用碳捕捉系統應用技術研討》的交流發言。
在研討會上,中國船級社(CCS)為山東華宸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光大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韓通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和齊耀環保共同開發的國內首個新造船8.2萬噸散貨船碳捕捉系統頒發了AIP認可證書。LR為七一一所和外高橋造船共同實施的碳捕捉系統實船應用項目頒發了AIP認可證書。兩個證書的同時頒發,對推動行業標準建設,加速實現船舶碳捕捉技術裝備的產業化及應用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時,齊耀環保還與無錫碳中和動力技術研究院、靈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簽署了低碳綠色循環產業鏈聯合研究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針對國內產業鏈薄弱環節,共同開展CO2高效轉化利用技術研究,為大規模綠色甲醇生產基地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合力推動海上碳循環產業鏈工程建設。
據介紹,齊耀環保公司秉持支撐船舶低碳綠色化發展的理念,十年來深耕船舶排放控制領域,潛心船舶高端環保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服務,成功打破國外在船舶脫硫脫硝領域的技術壟斷,穩步躋身國際一流產品行列。圍繞“排放控制”和“能源升級”兩條主線,致力于從“燃料端”到“排氣端”,為用戶提供全方位船舶溫室氣體及污染物協同減排解決方案,自主研發了涵蓋二氧化碳捕集、分離、液化、存儲全流程的碳捕捉系統,目前已實現實船應用,計劃于今年年內完工交付。
楊珍瑩 何寶新 周茴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