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30日電 題:債務上限協議達成后,加稅將成美國財政最終出路
作者 張靜靜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張岸天 招商證券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
(相關資料圖)
美東時間5月28日晚,美國白宮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達成債務上限協議,并公布債務上限法案文本。法案將進入眾議院、參議院投票程序。
該法案暫停實施債務上限2年,限制2024和2025財年的非國防財政預算,并削減部分有關社會福利的財政支出。主要內容有:
(1)將暫停債務上限至2025年1月1日。
(2)限制2024年和2025年的預算支出。
(3)簡化能源項目審查程序。協議內容包括能源許可改革,加快能源項目的許可流程——這是共和黨一直在推動的一項改革。該協議對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進行了近40年來的首次修改,簡化了環境影響評估流程,使基礎設施項目更容易獲批。
(4)結束學生貸款豁免。疫情中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從2020年3月起暫停學生貸款償還,即學生貸款豁免計劃。本次法案明確這一計劃將在2023年8月底結束,屆時學生貸款需要重新開始償還債務。
(5)提高領取社會福利的工作要求。法案將提高對領取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即食品券)的工作要求。共和黨認為這將助于吸引更多人加入勞動力市場,還可以節省開支。醫療補助不受影響。
(6)收回未使用的新冠救助金、部分國稅局資金。此外,《通脹削減法案》曾批準為國稅局提供800億美元資金,用于提高對納稅人的審計力度。法案要求收回其中一部分資金。
從協議內容可以看出,拜登和麥卡錫均有妥協讓步。本周法案將由眾議院參議院投票表決。和4月份眾議院最初版本的草案相比:(1)共和黨曾一度要求廢除《通脹削減法案》的清潔能源稅收減免政策,但最終文本未涉及,也沒有其他專門阻礙清潔能源的內容。(2)4月份眾議院提出將債務上限提高1.5萬億美元并暫停至2024年3月31日,遭白宮反對。這種情況下,極可能2024年再次上演債務上限爭端。最終協議暫停2年,使得2024總統大選不會受太大影響。
該法案將于本周三(5月31日)在眾議院進行投票表決,若順利通過再遞交參議院進行投票,最后由總統簽字。5月26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宣布“X日期”從6月1日延遲至6月5日,為債務上限法案獲批爭取更多時間。拜登和麥卡錫均表態有信心通過投票。由當前信息評估,法案將在6月5日前落地生效的概率較高,但不排除本周的投票過程有所波折。
假若債務上限落地,還需要關注什么風險?
短期來看,需要關注以下幾點:第一,待債務上限法案落地后,美債違約風險徹底消除,短期內收益率或從高位下行。第二,金融環境收緊。目前美國財政部一般賬戶(TGA)余額處于歷史低位,6月開始財政部為了重建金庫或將大量發債,將從銀行體系中抽走更多資金,銀行準備金下降。第三,目前就是美國經濟的高光時刻。國債供給增加后,財政壓力上升,美聯儲大概率將通過加劇銀行業壓力進而實現信貸收縮等方式為總需求加壓,最終實現結束加息、轉向降息的目的。
中長期來看,美國將逐漸進入加稅期。債務上限法案大大限制了聯邦財政預算,要求2024財年非國防支出大致持平、且2025財年僅能增加1%,財政已被束縛缺乏施展空間。進而,加稅將成為美國乃至全球財政的最終出路。(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中新經緯(jwview)官方微信公眾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