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2月,蘇州工業園區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95.1%。外商持續“加碼”“增倉”,是對園區開放創新和營商環境投下的信任票——
春江水暖 何以園區
□蘇報駐園區記者 肖瑤
(資料圖)
春光明媚,杏林街盡頭,一抔新培的土下,將崛起投資超十億美元的博世研發制造新基地。
僅過五日,一湖之隔,儒拉瑪特亞太總部開業,33000平方米新廠房續寫企業傳奇。
兩家行業巨頭,二十余年前相繼落戶,二十余年后繼續加碼。
行動是最有力的語言。
在蘇州工業園區,這個春天,老友持續到訪、新友紛至沓來。
外資企業對園區的信心和認可,體現的是園區親商服務與全球資本的高適配度。
開發至今29年,園區已累計吸引高質量外資項目超5100個,其中101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66個項目,實際利用外資總額超380億美元。今年1至2月,園區實際利用外資超9.3億美元,同比增長95.1%。
亮眼數據的背后,還有更值得關注的現象。
在園區產業的吐故納新中,不斷完善的產業生態,利于外資迭代升級;全球渠道的招商引資,吸引企業總部集聚;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給予企業更多信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存量中尋增量,在增量中謀高質量,如今的園區,正與外資企業雙向奔赴,催生著新一輪化學反應。
關鍵詞:轉型升級
穩定的產業生態助力存量提升
看著這幢新拔地而起的總部大樓,白世泰感慨:“乘了園區建設的‘春風’。”
作為儒拉瑪特(蘇州)董事、總經理,德國人白世泰在園區工作近20年。從幫助客戶實現自動化生產,到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他見證了儒拉瑪特(蘇州)迎來的又一里程碑。
“我們不僅在中國市場實現了本土化設計、開發和生產,還將制造的設備銷往全球近20個國家及地區,并提供全球化的售后服務。目前我們70%至80%的客戶是外資企業。”在白世泰看來,德國制造基因與園區開放創新相融合,賦予了儒拉瑪特(蘇州)更多可能。這是很多外資企業在園區發展的共識。
阿普塔跟隨歐萊雅落戶園區二十余年。隨著扎根越深,它與園區產業的關聯越密切。
阿普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東北亞醫藥部總經理姚新介紹,藥物遞送方向的醫藥事業部就是阿普塔的“新可能”,也是企業三大事業部之一。它的一款創新產品——多劑量無防腐劑滴眼液瓶是全球唯一經FDA批準、可用于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多劑量無防腐劑包裝,技術創新含金量十足。
有策略、有方向、有創新,外企的轉型升級各有千秋。
靠市場、靠政策、靠生態,存量提升的杠桿園區都有。
圍繞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航空汽車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園區進一步引進先進技術和產能,實現投資、產值、進出口等總量提升,延伸設備、材料以及總部研發等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布局,推動“1+N”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利用外資向中高端制造環節攀升、向總部經濟升級、向研發設計環節延伸、向新興產業領域集聚、向現代服務業領域拓展,建立起更具集聚力、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此外,園區的創新環境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產業生態。它不僅支撐著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要素的集聚和流動,也“驅趕”存量外資轉型升級,推動“制造+研發+服務+總部”轉型,提升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作用和地位。
“園區的產業發展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我們的配套政策始終圍繞產業發展制定,持續支持企業業務的轉型和升級,企業的獲得感很強,對政府的信任度也會相應提高。”蘇州工業園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卞毓春說。
關鍵詞:高質量
全球渠道網絡招引“高素質”增量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近年來,園區加快導入總部功能機構項目。在檢測認證、全球維修、分撥貿易供應鏈、共享服務、區域總部、商貿零售等領域引進了一批高端優質項目。松下集團空調銷售總部及住建空間銷售總部、飛利浦全球企業服務中心、阿迪達斯智能運營中心、普華永道數字化轉型運營中心、中國貝朗蛇牌維修服務中心等紛紛落戶。
“園區讓我們施展了才能、放開了手腳。”飛利浦企業服務(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瀛說。公司最近剛搬進了3500平方米的新辦公場地,員工也增加到了500多人,而這距離他們落戶園區剛滿4年。
“這里蓬勃的經濟發展、高品位的城市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高效的政務扶持,更為飛利浦在蘇州的發展提供了一流的機遇和平臺。”劉瀛表示。
流入園區的“一江春水”中,高質量外資增量源源不斷。
如今,園區匯聚跨國公司總部118家,外資研發中心200多家,獲評江蘇唯一的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成為全省外資總部機構最集聚、運營最活躍的區域。
與雨后春筍般落戶速度相得益彰的,是園區項目招引的廣度和深度。
——放眼全球渠道網絡建設,園區積極推動線上線下招商融合并進,通過云上投資推介、視頻連線等方式保持與跨國企業、外國商會協會的交流互動。同時,派駐招商骨干赴海外建設國際商務合作中心,積極拓展全球渠道網絡,強化主動精準對接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引進落地。
——瞄準細分領域高端優質項目,圍繞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建設,園區吸引全球一流企業投資布局,建設文化商業地標、城市更新項目和金融準金融、專業服務、文創醫療等新型業態,豐富城市內涵。
新的形勢需要園區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卞毓春說:“我們不僅會組織更多招商小分隊赴外開展有效拜訪交流,也會加快建設完善全球投資促進、商務合作網絡,更大力度銜接引進國際產業創新資源要素,并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關鍵詞:營商環境
園區親商服務贏得企業信任
項目建設,爭分奪秒。
從拿地到開工,博世新項目的順利落地僅花了短短數天。
在園區,“拿地即開工”的創新審批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取得各項許可。
“需要政府的時候政府就在身邊,這讓我們對在蘇州的發展始終充滿信心。”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安德睿說。
他坦言,園區政府高效的服務和審批流程,良好的營商環境和人才儲備,吸引著博世加碼在蘇州的投資。
為企業前進鋪好路,也做發展的“店小二”。
輝士爾醫藥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賽默飛世爾科技臨床試驗部中國區總部。2021年,輝士爾向園區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能在明確的法規指導下正式開展國內對照藥受托采購經營業務。
依托自貿片區的優勢,園區相關部門會同江蘇省藥監局蘇州檢查分局,開展廣泛調研和多輪研討,最終推出了“研易購”這一創新制度,為臨床試驗用對照藥品的采購及受托采購經營行為制定了明確的管理規范和有效的政策支持,輝士爾也成為首批試點企業得以順利開展相關業務。
“企業新的訴求,來源于企業新的產品、技術、業務模式的探索。”卞毓春說,尤其在特殊物品進出境、外資醫療機構放寬準入、研發設備保稅、產品注冊、國際人才引進等領域。對此,園區積極探索接軌國際規則,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助力企業發展和高端項目集聚。
羅氏就是受益企業之一。在園區的積極對上爭取下,包括羅氏在內的多家公司的生物原材料進口、產品注冊等方面事宜順利推進,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運轉,進一步堅定了企業在園區深耕發展、擴大投資的信心。
目前,園區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備、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卞毓春表示,營商環境始終是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園區親商服務與跨國企業的適配,讓越來越多的外企來了就不想走。
春江水暖鴨先知。
園區的不遺余力,外資的用腳投票,正不斷翻新著這座城市開放包容的底色。
看向前方,發展才會更明晰;看向窗外,視野才會更寬廣。園區將以全球視野、園區經驗,持續完善產業生態、持續強化全球招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催生一場場外資與園區的“雙向奔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