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收盤顯著下跌,均創下今年以來最差周度表現。其中,標普500指數全周下跌2.67%,納指跌3.33%,而本周下跌2.99%的道指,更是創去年9月份以來最大周度跌幅,錄得周線“4連跌”,抹去了2023年的所有漲幅。在美股下跌的同時,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一路反彈,其中十年期國債從2月初的3.34%上漲到3.95%,美元指數則從101.04上漲到105.26。受此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
泓德基金表示,造成此輪美國資本市場波動的原因之一在于2月以來,陸續披露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通脹仍然高企,經濟保持強勁。2月以前,因美國通脹數據連續2個月好于預期,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隨之降溫;但2月以來公布的美國1月就業、通脹、零售等數據都超預期強勁,市場通脹預期反彈,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上修。利率期貨市場似乎正在為美聯儲指明方向,隱含的利率峰值已經升至5.35%,高于美聯儲在12月預估的5.1%,更高于CPI數據公布之前不到5%的水平。這意味著今年或還有3次25個基點的加息,而年底前的降息概率已經大幅降低。部分美聯儲委員也表達了類似的鷹派立場,甚至呼吁單次50個基點的幅度。將通脹控制在2%的目標范圍是美聯儲的首要目標,但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市場預期令美聯儲變得左右為難。繼續加息,經濟可能放緩或陷入衰退;暫停加息,通脹可能變得根深蒂固。
泓德基金指出,本輪美國通脹的原因錯綜復雜,具體可能包括美聯儲此前持續多年的貨幣寬松、疫情帶來的勞動參與率降低、逆全球化帶來的供應鏈問題、全球減碳等,加息只改變了其中一個因素,無法實質性改變其他因素。
展望未來一個月,在美聯儲3月下旬議息會議前,仍有一份就業和通脹數據有待觀察,但預計難以出現斷崖式下滑。鑒于美國經濟韌性仍強,泓德基金傾向于認為:3月議息會議后,美聯儲大概率繼續加息25BP,并宣稱持續加息是合適的,同時重申2%的通脹目標,以回應市場對通脹目標上調的猜測。在美國經濟沒有明顯走弱、加息終點未能明確前,美聯儲和美國、甚至全球資本市場都可能感受到較大的壓力。
數據來源:Wind,統計時間截至20230226。
風險提示:本材料中的觀點和判斷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或實際的投資結果。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其中的觀點和判斷不會發生任何調整或變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甬a品由基金管理公司發行與管理,銷售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風險管理責任。
2023和百萬基民在新浪財經定投基金,一鍵購買抓住更好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