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創新難;“1到10”,創業艱。在嘉定,有一位“超級紅娘”——新微創源孵化器(以下簡稱“新微創源”),助力科學家無縫銜接至創業者,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創新創業的精彩故事。今天(11月1日),新微創源被上海市認定為7家高質量孵化器之一。這位“超級紅娘”如何用一段段開花結果的美好“姻緣”,探尋未來產業孵化新范式,助力嘉定科創中心建設?一起來看↓
科學家眼里的“超級紅娘”
新微創源地處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毗鄰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嘉定園區。濃厚的雙創氛圍和資源集聚,讓不少創業者感受到專業孵化服務的價值。
上海賦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賦同科技”)是在新微創源協助下創立的企業之一。短短3年時間里,賦同科技就交出不俗的成績單:公司核心產品超導量子干涉器件與探礦技術系統性能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與紫金礦業等國內多家礦山企業達成合作,在國內多個礦山實現了找礦突破,“超導大深度探礦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2年度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優勝獎。
“新微創源見證了公司的成長歷程。”上海賦同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榮亮亮告訴記者,他所研究的超導量子干涉器件是一種新型的高靈敏度磁探測技術,在地球深部礦產資源勘探領域應用優勢明顯。
不過,實驗室和市場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科學研究與產業轉化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發展初期,我們最需要的是市場訂單。在新微創源孵化器的牽頭下,公司與多個客戶建立了溝通合作關系,公司也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優質的資源對接機會。”榮亮亮表示,新微創源服務團隊利用他們的合作資源,在國內有礦產的省份為賦同科技對接了客戶,并形成了合作意向。
賦同科技工作人員在做實驗
談及公司的發展歷程,榮亮亮感慨道,新微創源孵化器好比一位“超級紅娘”,研究所的技術“有女初長成”,未來嫁給誰、嫁到哪里,都需要“紅娘”來幫忙,“當技術落地,成立公司后,怎么學會過日子,經營好家庭?‘紅娘’依然持續為我們提供資源。”
讓“硬科技”種子成長為“核爆點”
如何把頂尖的科學技術成果向不同的行業領域轉移轉化?如何使先進技術與廣闊市場之間形成有效銜接?對于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雙方來說,需要一個專業化平臺來整合資源并搭建生態。
以在地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為技術策源,專注于智能傳感垂直領域,深耕“硬科技”創業孵化的新微創源就承擔著這樣的使命。
“孵化器不是‘二房東’。真正的孵化器要做孵化服務,這才是它最重要的使命。”在新微創源董事長兼總經理任佳看來,高質量孵化器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敢于孵化原始創新,挖掘前沿新賽道,讓科學創始人的前沿成果脫穎而出。
到科學家聚集的大院大所尋找“硬科技”種子,予以精心“培育、”精準“施肥”,助力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最終成長為未來產業的“核爆點”,是新微創源堅持的方向。“光有這個還不夠,孵化器的服務能力也至關重要。團隊能不能和科學家近距離接觸,成為他們的朋友乃至共創者?這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正在做的事情。”任佳表示。
多年來,新微創源孵化器呵護了一批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加速成長。對他們來說,創業不再是一個糾結的選擇。
2014年至今,新微創源累積孵化服務的企業超過200家,培育超過30家高新技術企業。不僅有全國顛覆性技術大賽中獲獎企業,更有多家獲得多輪風險投資。
新微創源主辦創新創業大賽
數字背后是新微創源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迭代升級的成果體現。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科技創新創業,新微創源將推進一系列戰略發展舉措:鞏固已有的科研成果轉化平臺,進一步加強與知名科研機構和高校合作,加快成果從科研到市場的快速轉化;與多家知識產權機構服務合作,提供從專利申請、戰略制定到知識產權維權等全方位服務;計劃在海外建立境外孵化基地或工作站,“引進來”人才與項目,為入孵的硬科技團隊提升國際化視野,提供“走出去”到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發展競爭的機會。
“接下來,我們計劃完成‘投孵聯動’。也就是說,我們要成立一個孵化種子基金,把投資方利益和孵化團隊利益綁定。”展望未來,任佳有一個小目標——完成團隊、模式、機制的各項升級,培育出一批具有“科創核爆點”潛質的硬科技項目,通過“投孵聯動”推動顛覆性科技成果轉化的商業化進程,努力成為全球智能傳感領域科創企業落戶的首選地。
新微創源對接入孵企業投融資服務
高質量孵化器加快建設
扮好“領路人”角色,方能助力科創企業駛向“發展快車道”。作為連接研發和產業化的重要橋梁,孵化器在全過程創新、全要素集聚、全鏈條加速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今年7月發布的《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培育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育不少于20家高質量孵化器,帶動形成若干孵化集群,打造千億元級產值“科創核爆點”。
據悉,為精準支持高質量孵化器建設,上海市根據“一體一策”的原則,各方聯動,逐個形成“領域聚焦、路徑凝練”的建設方案,明確建設目標、內容、需求等。在配套支持等方面,除了必要的資金支持外,還統籌政府職能部門有關技術創新、人才供給、資金引導、稅收優惠、規劃土地等多項政策與服務資源,形成各具特色、滿足需求的“單體服務包”。
通過高質量孵化器建設,將加速前沿硬核科技企業的孵化培育和專業技術平臺打造,吸引一批人才、技術、資金、上下游企業機構等來滬集聚發展,示范帶動全市各類創新創業載體從基礎服務向精準服務、從集聚企業向孕育產業、從孵化鏈條向厚植生態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全市上下聯動、前后協同、左右融通的全方位、全鏈條孵化生態體系,持續激發創新主體的活力和激情,初步建成全球科技創新企業首選落戶城市。
“梧桐樹”下,鳳凰成群。嘉定區現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共計56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達19家(其中國家級4家)、眾創空間7家(其中國家級1家)。
“我們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發揮嘉定科技創新資源稟賦,實施科創新動能行動,深耕主導產業、布局先導產業,以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為牽引,強化源頭創新,把創新轉化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培育孵化新賽道、硬科技企業。”嘉定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將以高質量孵化器建設為抓手,推動全區創新創業載體能級整體提升,不斷優化全區創新創業生態,加快硬科技企業培育孵化,為嘉定科創中心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生力軍。
來源:上海嘉定
撰稿:楊育杰
攝像:張育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