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23人工智能產業CEO大會暨人工智能大模型西部峰會上,成都展示了其在大模型算力支撐方面的生態魅力。大會聚焦算力筑基、算法牽引、場景融合的主題,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時代產業的新機遇和新未來,以及如何通過算力底座賦能大模型的進一步發展。
作為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成都算力生態服務交流會”圍繞算力這一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展開深入探討。算力作為推動科技進步、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角色,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在成都的大模型算力生態中,國家超算成都中心與成都智算中心成為了關注的焦點。這兩個中心在算力供給和需求方面呈現出旺盛的雙輪驅動態勢,展現出了大模型算力生態的巨大潛力。
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展現出四大核心優勢。首先,其算力資源優勢明顯,90%的算力來自國產GPU,減少了依賴外國技術的風險。其次,其生態優勢也不容小覷,已與多家企業完成適配,并采用了國內外主流的人工智能框架,為各類大模型提供了穩健的支持。更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在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其對外公布的訓練成本僅為市場主流供應商的1/10。最后,作為國家級的公共基礎設施,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更注重科研和產業發展,而非單純的盈利目標。這些綜合優勢使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成為推動大模型應用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成都智算中心以華為昇騰的軟硬件體系為基礎,擁有高達300P的算力和超過90%的使用率,成為算力服務的重要樞紐。該中心已經與云從科技、科大訊飛等多家企業完成適配,并納入“算力券”補貼,以推動公共普惠算力的普及。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智算中心加入了同城算力網絡體系,并計劃未來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算力統一調度。不過,其服務側重仍然是四川和成都地區的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體現了區域與全局相結合的戰略思維。這些綜合因素使成都智算中心在大模型算力生態中占據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交流會上,多個企業和高等教育機構也分享了他們在大模型算力應用方面的經驗和需求。從智慧能源到金融產品,諾比侃和普益標準等多家企業都明確表示了對更多算力的迫切需求。這種需求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緊密相連。例如,曉多科技通過綜合利用云端算力、超算中心和本地機房的算力資源,進行大模型的訓練和應用,加速自身的業務發展,為相關行業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西南財經大學與智算中心的合作也很典型,雙方共同推進了一項以AIGC大模型為基礎,旨在幫助智障兒童的項目。這一項目不僅體現了算力在社會公益領域的應用,也凸顯了其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廣泛需求。
成都在大模型算力方面展現出供需兩旺、應用廣泛的局面,正推動著各行各業實現更廣泛和更深入的應用和發展,預示著大模型技術在未來將擁有更大的舞臺,也意味著成都有望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推動者和參與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