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張紅旭 羅駿皓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針對基層兩個群眾性組織建設偏弱的實際,我們通過廣泛調查研究,力求在最難突破的單位尋找答案,以‘總體編制小、歷史積淀少、人員成分雜、工作統籌難’的勤務保障大隊為試點,探索走出了一條‘思想聯育、組織聯建、工作聯創’的新路子……”近日,在武警山東總隊兩級政治機關“崗位練兵、聯學聯訓”難題破解會上,武警聊城支隊上校政治委員劉錕就如何喚醒群團組織功能進行了經驗分享,有效推動解決基層小散遠單位“三大組織”建設瓶頸。
據該支隊領導介紹,在前期調研中,他們發現有的基層單位黨組織大包大攬,挫傷群眾組織積極性;有的放任自流,導致團建群建較隨意;有的單打獨斗,割裂三大組織關聯性;有的配置上強此弱彼,建設上顧此失彼,培訓上厚此薄彼。為此,他們按照“思想聯育強引領、組織聯建促融合、工作聯創增效能”的思路,把黨支部、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三大組織聯在一起建、聯在一起創,通過黨建帶動團建和軍人委員會建設,取得良好效果。
實踐中,該支隊邊研究、邊總結、邊規范,區分機動、執勤、保障等單位屬性,量化考評細則,在試點探索中推出了“三大組織”聯建聯創工作流程圖、四項機制、職責清單,并總結制定了理論學習“五項機制”和“1+1+2”備課試講機制。
“自大隊開展聯建聯創試點探索后,單位建設活力和以前相比,確實提升了不少,大家也都積極建言獻策。去年我們大隊軍事訓練成績也都達到了優良以上水平,還被總隊表彰為‘四鐵’單位。”在支隊組織的官兵懇談會現場,某大隊戰士師浩云感慨道。
據了解,年初以來,該大隊兩個群眾組織累計梳理官兵意見建議43條,有效解決矛盾問題10余個。在前不久支隊組織群眾性練兵比武競賽活動前,該大隊下屬某中隊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又陸續展開了“訓練場上當尖兵”“我向組織獻一計”等活動,最大限度集中群眾智慧,有效激發了官兵的練兵備戰熱情。
基層建設應該是“一池春水”而不是“一池沉水”。據了解,該支隊將在抓好“三大組織”聯建聯創工作中創新發力、持久發力,切實打通“聯”的堵點和難點,真正匯聚起建設基層的強大勢能,持續迸發爭創一流的生機活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