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劉?昊
???7月25日,記者從廣西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四五”以來,在科技的支撐下,廣西水稻、甘蔗、桑蠶、特色水果、優質雞等農業新品種選育技術走在全國前列。
??? 廣西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西科技廳把推進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作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戰略部署,聚焦廣西核心種源和關鍵育種技術等重點,開展種源“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 據介紹,按照“產業出題、科技答題”的要求,廣西科技廳加強與農業農村廳、林業局等部門溝通協作,創新廣西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形式,探索“揭榜掛帥”機制,開展育種“卡脖子”技術聯合攻關,協同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尖鋒”專項和農業關鍵技術攻關方案等工作,重點聚焦糖料蔗、優質高產水稻、優質雞、桉樹和杉木等廣西特色優勢農業領域,把有限的科技資源用在“針尖”“刀刃”上。
??? “十四五”以來,圍繞建立健全種業創新體系,廣西科技廳重點支持廣西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育種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組織實施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80項,資助經費4372萬元。2022年新認定廣西畜禽繁育與疾病防控重點實驗室、廣西耕地保育重點實驗室。同時,瞄準打好種業“翻身仗”,廣西加強農林業突破性新品種研發。2022年,廣西科技廳組織實施種業領域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44項,資助科技經費1.38億元,占全年農業領域科技計劃項目經費53%。
???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西科技廳將繼續加大對種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聯合自治區相關部門實施好種業振興行動,組織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產學研聯合攻克一批育種關鍵技術,推動選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桂系新品種并開展應用示范,做強種業“廣西芯”,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區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