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石景山正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做好產業融合文章,著力打造‘活力之城’。”近日,在北京市新聞辦舉行的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石景山區委書記常衛如是說。
常衛表示,石景山堅持把推動產業轉型作為全區經濟工作的戰略支撐,緊抓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落地實施的重大機遇,推動“一軸四園”產業功能區、“1+3+1”高精尖產業體系和“五子”聯動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區域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增強創新能力、發展活力、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據介紹,石景山在加快“一軸四園”產業功能區建設方面,“長安金軸”以“三卡+消金”為特色的消費金融新格局基本形成。銀保園規劃建成率超過80%,中電科智能科技園一期建成,跨界融合的金融科技發展生態圈逐步完善。新首鋼園入駐企業256家,營收總額超過44億元。
“在構建‘1+3+1’高精尖產業體系中,石景山堅持‘在螺螄殼里做道場’,明確以現代金融產業為戰略主導,以科技服務業、數字創意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特色培育,以高端商務服務業為配套支撐的‘1+3+1’高精尖產業體系,區域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常衛表示。
數據顯示,去年,石景山區高精尖產業實現收入2966.7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達到15%。一方面,產業“含金量”持續提升,現代金融業成為石景山區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北交所石景山服務基地正式揭牌,全區首支工業互聯網產業基金和全國首支科幻產業股權基金相繼落地,成為助力高精尖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產業“含新量”加速提升,聚焦科幻、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領域和新賽道,加快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在堅持“五子”聯動融入首都發展新格局方面,石景山圍繞“兩區”建設,堅持“產業開放+園區開放”并行突破,以國際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為契機加快“兩區”優質資源集聚。建成首鋼園公共保稅倉庫,成為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的亮點成果。圍繞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持續導入數字經濟產業,引入智能算力中心,開展數字人民幣場景試點等。
據統計,石景山區在轉型發展中二三產業占比已由轉型前的7∶3成功反轉為2∶8,第三產業占比達到86.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90%,去年地區生產總值躍上千億級臺階。今年前5個月,該區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97.9億元,同比增長11.7%,完成進度在全市排名前三。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