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劉艷
圍繞Web3.0賦能數字經濟發展、促進數據要素市場流通、構建價值互聯網可信底座等關鍵議題,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聯合主辦的2023年“Web3.0信任科技大會”日前在長沙落幕。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何桂立在大會致辭中指出,Web3.0是數字技術與經濟體系融合性的創新框架,是未來網絡產業發展的趨勢。以區塊鏈為代表的信任科技與互聯網天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望重塑互聯網信任體系。
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行動專家組副召集人、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指出,當前Web3.0的發展呈現三大特征,一是產業生態初具規模,Web3.0是區塊鏈產業的一次升級,有力推動形成了以以太坊為首的“一超多強”國際區塊鏈生態布局;二是應用模式還有待探索,其中最核心的數字身份、數字資產、自治組織等關鍵應用生態還在發展早期階段,商業模式還未完全成型;三是風險挑戰亟須關注,自動化的智能合約易使價值波動性進一步增強,鏈上生成內容不易更改,由此引發的金融穩定性風險和內容風險亟須持續關注。
為更好地推動信任科技、Web3.0等互聯網行業新興技術和產業形態的創新發展,何桂立建議,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夯實互聯網產業發展基礎,圍繞區塊鏈與信任科技等互聯網前沿應用中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研究,提升技術硬實力;建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布局Web3.0等前沿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積極推進國內標準國際化工作,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自長沙市2021年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城市以來,長沙經開區立足園區實踐和特色優勢,承擔了包括“區塊鏈+制造”“區塊鏈+版權”等在內的10項重點任務。
長沙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賴坤明介紹,近年來,長沙經開區搶抓區塊鏈發展的機遇,出臺系列的支持政策,成立了中部地區首個區塊鏈產業園,聚焦科創平臺建設,孵化了120多家知名企業,打造了一批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工廠、智能產線、智慧園區等應用場景,為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輸送了實踐經驗。下一步,長沙經開區將加快推進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培育一批區塊鏈龍頭企業,力爭打造國家級區塊鏈產業聚集地和應用示范區。
眾多行業專家、學者就推動Web3.0創新發展,推進信任科技生態體系建設建言獻策的同時,見證了我國多個重要工作的啟動和多項研究成果的發布。
全面身份化是實現數字信任架構的前提和基石,在提供安全、簡化訪問、提高效率、支持合規性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張立鋒介紹,此次發布的可信數字身份評測體系,聚焦業務身份管理服務,以實現“1個根身份+N個業務身份”的管理模式為總體目標,構建了包括技術評測、方案評估、場景咨詢等在內的三大類共31項評測內容的可信數字身份標準體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