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張蘊?通訊員?周健佑?秦成武
6月14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優干寧鎮西大街的多杰吉炒面鋪,老板娘多杰吉正在脫皮機前抻展麻袋,脫皮機一側出口不斷產出的麩皮裝滿了麻袋。國網青海黃化供電公司員工索南措正在炒面鋪開展安全用電宣傳。
“阿姐,設備的電源線要用盤線繩將過長的部分整理好,以防機器運行傷了線。”索南措貼心地給多杰吉指出用電安全隱患。說話的十幾分鐘時間,多杰吉的小鋪子已經來了四五撥顧客?!岸嘟芗愕氖炙嚭?,炒面香醇,我們一家都只認準這家炒面。”彭措是多杰吉的老顧客,作為在農牧區生活15年,每天都要吃炒面制品的資深“吃貨”,索南措給多杰吉的手藝給出“點贊”。
6月14日,國網青海黃化供電公司員工索南措在多杰吉炒面鋪開展安全用電宣傳。周建佑?攝
采購回來的青稞用過篩機篩除雜質后,在電炒機里經受30分鐘混砂烘炒出香,再去砂送入脫皮機進行脫皮處理,最后經磨面機選擇不同模式磨成粗粉或細粉。顧客根據烹飪需要、口感要求購買粗面或者細面,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牛奶、曲拉、酥油等不同食材,調制成不同形態的小吃成為當地食客的一日三餐。其因營養豐富、搭配度強,并且能較好補充高原生活所需熱量等優點,成為河南縣老少皆宜的食材。而多杰吉的炒面味道香醇、口感細膩,在河南縣眾多炒面鋪中脫穎而出,擁有眾多長期回頭客。
“多虧了這幾臺機子,否則我們產量也跟不上?!痹诙嘟芗磥?,電力加持是保障她鋪子正常生產、足量供應的必要條件。12年前,剛買下這間鋪子的多杰吉和丈夫,從去雜、翻炒、脫皮、磨面全線純手工生產,產量不多但也跟得上市場需求。時間長了,小鋪的客源越來越穩定并且越來越多,產量和市場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凸顯,多杰吉夫婦一一購置了過篩機、電炒機、脫皮機以及電磨機,產量高效提升。
“生意紅火,用電安全也不能忽視啊,有線路發熱、老化等現象要及時換線,有用電故障隨時跟我們聯系。”索南措給多杰吉仔細交代。
在鋪子附近,多杰吉租了一間庫房,補貨的時候,庫房要囤放近6噸的青稞。白天,夫妻倆一人在庫房炒面、一人在鋪子磨面,有穩定可靠的電力支撐,每天能生產近900斤炒面。除了買炒面,麩皮也有牧戶買來用于飼養牛羊,小鋪現在的日營業額能維持在4500元左右。夫妻倆日子忙碌緊湊,幸福指數一天比一天高。
近年來,國網青海黃化供電公司積極助推小微企業發展,通過主動開展用電回訪,不斷提升改進服務水平,通過加強負荷監測、加大線路巡視、積極儲備項目等手段不斷提升線路健康水平和供電穩定性,為商鋪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可靠的供電保障。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