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葉青
5月11日,記者從廣州南沙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強有力地支撐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全力打造灣區人才高地,南沙出臺的《廣州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集聚人才九條措施》(以下簡稱“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提出“九大行動”,其中對高層次人才項目團隊創新創業,給予最高獎補1億元。
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廣州南沙是全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南沙“積極探索有利于人才發展的政策和機制,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
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炳介紹,“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包括尖端人才領航行動、高端人才倍增行動、青年人才托舉行動、海外人才集聚行動、技能人才鍛造行動、人才貢獻獎勵行動、人才引育伯樂行動、人才多元評價行動、人才無憂服務行動等“九大行動”。
在實施頂尖人才領航行動方面,南沙提出個性化引進戰略科學家和產業頂尖人才,按“一事一議”方式在人才獎勵、項目資助、研發補貼、股權投資等方面給予一攬子支持;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戰略科學家和產業頂尖人才負責制,賦予其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內部機構設置權。在高端人才倍增行動方面,支持高層次人才項目團隊創新創業,給予最高1億元獎勵補貼;支持院士設立工作站。同時推動青年人才量質齊升,將學歷人才引進落戶補貼及博士后綜合資助提升;新設青年人才選派研修和青年俊才遴選項目,健全人才成長梯隊。
在構建人才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方面,南沙提出在現行政府評定方式之外,新增專家舉薦、自主評審、定向配額三種方式,形成高層次人才多元評價體系。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辦公室)、南沙區高端領軍人才熊輝認為“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對人才的評估突破了以往的模式,人才評價機制更靈活,人才評價不再“唯帽子”,這將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落戶南沙。
南沙區政府表示,下一步,南沙將聚焦優化業務流程、簡化辦事環節,抓好無感服務、免申即享等工作落實,確保出臺的政策可落地、簡易辦、效果好,全面釋放政策效能,提高人才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