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小藍莓成就大產業。藍莓產業涉及育種、種苗培育、基地種植、農業技術配套、鮮果采摘、儲運、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銷售等環節,且有向二三產業拓展的趨勢,因此,藍莓產業未來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日前,“2023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設施藍莓全產業鏈融合發展交流會”在云南紅河州蒙自召開。
農業農村部巡視組組長劉海啟在致辭中表示,云南省大力發展藍莓產業,用實踐和實干總結出了露地和設施結合的高效發展路徑,尤其是設施藍莓發展速度很快,單產水平持續提高,生產規模持續增長,逐漸形成了聚焦于藍莓的設施、裝備、技術、管理體系,集聚了規??捎^的產業要素,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將為設施農業其他領域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設施農業分會主任委員張躍峰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設施農業產業鏈聚焦發展態勢顯著增強,已經圍繞一個品類,建立起集品種和栽培技術、溫室工程和裝備技術、產后加工和流通、品牌建設于一體的成套產業化技術與模式,并在全國設施農業適宜地帶廣泛推廣。云南設施藍莓產業的興旺發展也再次證明,精準選擇適宜發展的品類,集中精力集成技術,打造全產業鏈,取得持續擴大和增長,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
會上,云南省紅河州農業農村局產業辦主任盧忠輝對紅河州藍莓產業進行了推介。盧忠輝介紹,云南紅河州是全球最適宜種植藍莓的區域之一,是云南設施藍莓種植主產區,也是云南早熟藍莓優勢產區。紅河州2022年種植藍莓4.2萬畝、產量2.2萬噸,分別占云南省的35%、49%。紅河州多元立體氣候可實現周年藍莓鮮果生產,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冬春季上市的產品,彌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期,暢銷北上廣深等城市。目前紅河州藍莓深加工產品涵蓋鮮果、原汁、果酒等。
在我國,藍莓整體需求以鮮果為主,整體產量鮮果占比不到一半。近年來,在進口需求較大的背景下帶動了國內藍莓種植面積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藍莓種植面積近100萬畝,產量達34.72萬噸,其中鮮果上市量達23.47萬噸,位列全球第二位。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藍莓產業發展走的是“引進、消化吸收和模仿式創新”的道路,國外育種科研單位和跨國企業培育的新育種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壁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藍莓等小漿果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
在交流會上,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董順文、大連大學生命健康學院教研室主任徐國輝分別就中國藍莓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世界藍莓育種現狀及發展趨勢作了主題報告。
來自全國各地藍莓種植園區、科研院所、生產配套企業等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3000多人次觀看了會議的線上直播。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設施農業分會供圖)
關鍵詞: 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