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吳非?董夢祎
以金融活水激發科技創新發展,以創新發展促進科創金融深度融合,光谷再出重拳。
2月1日,武漢東湖高新區發布進一步推動科創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即光谷科創金融“新十條”,并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湖北銀保監局在全國率先發布銀行業和保險業科創金融業務及服務標準指引,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金融業更好服務光谷科技創新發展,為武漢新城全國科創金融中心建設注入新動力。
【資料圖】
光谷宣傳部供圖
科創金融機構落戶獎勵最高2億元
根據光谷科創金融“新十條”,東湖高新區將大力引進各類金融機構,提升金融產業發展能級,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服務能力。
“光谷擬對新落戶或新遷入的總部金融機構按照實繳資本的2%給予落戶獎勵,最高可達2億元,力度全國領先。”東湖高新區金融局副局長黃愛蘭介紹,擴大金融機構落戶補貼的覆蓋面,對于銀行、證券、保險的各級分支機構,均可享受一次性50萬元開辦獎勵。
同時,“新十條”提升金融機構租房補貼比例至60%,降低企業入駐成本;將金融機構發展貢獻的獎勵標準提高至年度區級經濟貢獻,支持金融機構發展壯大。
此外,鼓勵金融機構專營化發展,首創科創金融服務標準指引。
科創金融服務機構即設立在東湖高新區并實行差別化經營和考核政策,為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和保險機構。東湖高新區針對科創銀行和保險專營機構分別制定業務及服務標準指引,從金融機構內部管理、監管政策傾斜、政府財政支持等角度鼓勵金融機構專營化發展,為科創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化金融服務。
當天,東湖高新區還發布了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及金融工作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根據規劃和方案,力爭到2025年,東湖高新區法人持牌金融機構數量達10家、境內外上市企業達100家、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達1萬億元;到2035年,基本建成與光谷產業發展水平相匹配的科創金融體系,衍生發展數字金融創新區、凈零金融標桿區、金融合作開放區和科技保險領航區四大特色示范區。
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建設提速
目前,光谷科技創新優勢突顯。2022年,光谷全年企業總數突破12萬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總數達95家,新認定瞪羚企業559家,全年高企總數突破5300家,經濟活力持續迸發。
為鼓勵保險公司圍繞科創企業在創新研發、生產運營、市場推廣及成果轉化等重點環節開發針對性的科技保險險種,東湖高新區將建立科技保險險種試點產品庫。對購買試點產品庫內的科技保險險種的科創企業,最高可按投保費用的80%給予補貼,支持科創企業投保科技保險。
此次發布的“新十條”專門新增關于董責險保費補貼的條款,保費補貼比例高達80%,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通過財政補貼引導、鼓勵上市公司投保董監高責任險,充分引入保險公司外部監督的作用,激勵董監高更好履職盡責,完善公司治理,幫助上市企業做大做強。
近年來,光谷在金融綜合實力提升、金融機構規范發展、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資本市場建設、金融生態環境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2022年新增中信科移動等7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0家,風投創投機構總數達到193家,管理總規模超1400億元,占湖北省50%以上。
“武漢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申報進展順利,國家級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首文表示,當前,全國首個科技保險共同體——東湖科技保險發展促進中心實現實體化運營,已陸續落地軟件首版次保險、碳超額排放費用損失保險等多個創新產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