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1月1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結果:111個藥品新增進入目錄,3個藥品被調出目錄。新版目錄將于2023年3月1日起執行。
(資料圖片)
降價減負為“基調”,釋放改革紅利
“未來兩年可為患者減負超900億元。”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副司長黃心宇表示,此次談判和競價新準入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60.1%。在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對藥品費用的雙重減負作用下,患者對藥費降價的感受將更加明顯,改革紅利的獲得感也將進一步提升。
在國家醫保局發布的相關通知中顯示,2022年的藥品目錄收載西藥和中成藥共2967種,其中西藥1586種,中成藥1381種。另外,還有基金可以支付的中藥飲片892種。
黃心宇表示,5年來,通過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新準入藥品價格大幅降低。通過藥品價格談判,2018—2022年間談判藥品的平均降價分別56.7%、60.7%、50.6%、61.7%和60.1%,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中國藥品價格成為發達國家藥品定價的參考。
隨著醫保談判工作機制日趨完善,測算評估方法更加科學,醫保局2022年又創新實施了競價準入和增加適應癥簡易續約的機制。據介紹,國家醫保局研究制定的競價準入規則為非獨家藥品降價進入目錄提供了渠道,解決非獨家藥品進目錄難的問題,引導企業以競價的形式主動降低價格,換取能進入醫保目錄的機會。目錄內藥品新增適應癥也可以適用簡易續約規則,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
鼓勵創新為“導向”,療效顯著新藥“入榜”
醫保目錄調整一直體現鼓勵創新的導向。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2022年兩年共有47個國產重大創新藥品參加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談判工作,其中有42個談判成功,成功率為90%。此次納入談判的國產重大創新藥有24種,20種談判成功。
據介紹,從調整準備的目錄外藥品申報條件設置開始,相關部門就將醫保目錄申報與新藥審評審批做好銜接,如申報范圍中的明確將5年內獲批的新藥或5年內說明書發生重大改變的藥品作為申報條件之一。
此次新增進入醫保目錄的111個藥品中有105個為5年內獲批上市,其中23個藥品2022年剛剛獲批上市。新藥對于患者的治療表現出了較好的臨床效果,例如肺癌領域新增的洛拉替尼、賽沃替尼等都是療效顯著的新藥。
黃心宇介紹,糖尿病領域新增的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是首個GLP-1的復方制劑,大幅提高患者依從性。罕見病領域治療復發型多發性硬化(MS)的富馬酸二甲酯、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曲前列尼爾、治療視神經脊髓炎的伊奈利珠單抗此次均成功納入目錄。
為實現結構優化,醫保目錄在增加新藥的同時也調出了3種藥品。醫保局方面表示,調出藥品均為被藥監部門注銷文號的品種,經專家論證按程序確定調出,不會影響臨床用藥。
急群眾所急,新冠用藥正式納入
據介紹,此次目錄調整全力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治療,是連續第三年將新冠治療用藥作為醫保目錄準入條件,阿茲夫定片、清肺排毒顆粒通過談判降價正式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其中阿茲夫定以11.58元/片的價格談判成功。
截至目前,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方案涉及的25個已上市藥品中,21個品種已被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相關負責人介紹,醫保目錄外的調整緊扣當前臨床用藥實際需求的同時,體現了對相關部門藥品管理政策的支持,如連續三年將新冠治療用藥納入申報范圍、罕見病用藥可不受5年內獲批的限制、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清單等。
如何切實推動新版目錄帶來的實惠,讓百姓盡快享受到呢?黃心宇表示,在支持定點醫療機構做好藥品配備的基礎上,相關部門指導定點的零售藥店合理配備醫保目錄內的藥品,特別是談判準入的新藥,實行與定點醫療機構統一的報銷政策,做到談判藥品找得見、買得到、能報銷。
關鍵詞: 醫保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