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劉昊
12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西推行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為提升鄉鎮、街道管理和服務能力,廣西推行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便捷度。
廣西大數據發展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由廣西大數據發展局牽頭,在全區全面推進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試點,創新實施“一門受理、一章審批、一套標準、一個協同”,形成了基層治理的廣西“四統一”模式,徹底解決原單純“進駐式辦理”存在的“往返跑、多頭跑、蓋章多、審批慢”問題,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群眾辦事便捷度。
首先是整合機構設置,規范場所建設,實行一門受理。鄉鎮(街道)統籌設置機構對審批(服務)負責,建設便民服務中心,設置無差別或分領域綜合辦事窗口,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集成辦理、窗口統一出件”,企業和群眾只需到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即可辦理所需業務,極大提高辦事效率。如桂林市疊彩區組建統一辦事審批(服務)窗口,將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事項涉及部門由7個減少到1個。再如梧州市鄉鎮、街道(審批)服務窗口由487個精簡為206個,窗口服務人員由583名初步精簡到303名,精簡率分別達57.7%、48%。
其次是整合優化職能,集中事項辦理,實行一章審批。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除因特殊原因不能集中的外,都將依法分類整合到承擔基層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鄉鎮(街道)機構,以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名義統一辦理,加蓋“行政審批(服務)專用章”,極大簡化辦事流程。如貴港市,改革前辦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認定”,需先到民政窗口申請加蓋民政所的印章后,再到鄉鎮政府加蓋政府公章,辦結時限需1-2日;改革后綜合窗口可當場辦結。再如賀州市昭平縣在鄉鎮實施的40多項事項,審批所用的7枚印章縮減到1枚印章,辦理提速達到50%以上。
三是結合改革創新,優化事項流程,執行一套標準。對集中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各地按照便民利企一套標準,最大限度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如欽州市編制“開藥店”“開小吃店”“開小賣部”等“一件事”套餐,對餐飲店等高頻業務實行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衛生許可“三證合一”,減少重復提交材料近60%。再如來賓市象州縣針對石龍鎮企業數量多的特點,在便民服務中心創新設立“企業服務”專窗,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和解讀、受理代辦、跟蹤督辦、反饋審批結果等“一條龍”服務。自專窗開設以來,已為25家企業提供開辦、幫辦、代辦服務,完成開工和續建項目35個,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等問題520個,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2800多人次。
四是強化多方聯動,凝聚改革合力,推進一個協同。通過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大力提高服務水平和審管聯動能力。如百色市右江區建立行政許可事前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相對分離、又相互協調的機制,達到“審批服務效率”與“監管服務水平”雙提升的效果。
截至目前,廣西全區14個設區市的419個試點鄉鎮已全部完成試點改革任務。全區1251個鄉鎮已有890個完成了改革,完成率超71%。較改革前相比,改革后鄉鎮(街道)政務服務窗口平均減少6個;審批(服務)章從7枚以上減少到1枚;整體審批(服務)提速率最高超68%,群眾辦事需提交材料壓減30%以上,群眾滿意度超99.9%,改革成效顯著。廣西是全國唯一從省級層面推進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的地區。今年11月30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全面推行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的指導意見》,在全區全面推廣改革。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問題導向,大力破解難題,全面推進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落地,切實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