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12月15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二屆航天航空航海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三航論壇)主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海闊天空 自主創新 智能協同”為主題,邀請與會嘉賓圍繞航天強國建設、新時期國家航空產業發展目標和國家航海產業發展戰略,共同探討航天、航空、航海領域的戰略性和前沿性技術。
與會專家合影。主辦方供圖
會議發起人海軍研究院邱志明院士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航天航空航海技術自主創新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科技強國、航天強國、航空強國和海洋強國的一個重要趨勢。
四川大學副校長褚良銀致辭道,航天航空航海這“三航”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基礎性和戰略性領域,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尤其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作為國內“三航”科技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本次邀請了多位院士、專家圍繞這個領域的戰略性、前沿性技術和成果轉化開展交流研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鐘志華院士講道,近年來,在機械與運載學部的推動下,一系列航天航空航海為主體的學術活動年年舉辦,尤其是從2020年開始舉辦了第一屆航天航空航海國際工程科技論壇,國內外院士專家共同研判“三航”工程科技發展方向,取得了良好的技術和學術交流的效果。“三航”論壇迅速成為航天航空航海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高層次學術交流平臺,這也為順利舉辦第二屆航天航空航海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打下了堅實基礎,希望大家充分借助大會平臺,深入交流思想,相互啟發、碰撞,繼續形成高質量會議成果,持續擦亮“三航”這張學術名片。
據介紹,本屆論壇共收到論文112篇,優秀論文24篇,刊登在兵工學報三航論壇專刊。除開幕式和主論壇環節外,2023年將陸續召開9個專題論壇,分別是空天地海一體化信息網絡技術專題論壇、協同探測與智能博弈技術專題、智能增材制造技術創新專題論壇、三航國際戰略人才培養與院長專題論壇、海上多域協同及無人集群專題論壇、基于數字孿生的裝備設計與制造專題論壇、跨域運載技術創新專題論壇、基礎設施軍民兩用技術專題論壇、三航計量測試技術難題專題論壇。
關鍵詞: 國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