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陰雨朦朦的天氣里,一家燈光明亮的小店在上海市黃浦區南昌路226號啟幕。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新華書店·逆光226”非視覺文化書店在這里正式開業。
“新華書店·逆光226”
(資料圖)
“從沒想過書店和我有什么關系,這家書店開出來像做夢一樣。屬于視覺世界的東西,也屬于我們了。”書店開幕當天,名譽店長韓穎難掩激動,“我是一個看不見的盲人,但很幸運,我們被看見了。”
開幕式上,名譽店長韓穎(左二)和店員們
“逆光226”非視覺文化書店是上海第一家殘疾人友好書店,由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上海市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聯合出品。
打開白色的大門,書店內景一覽無余。“逆光226”經營面積僅37平方米,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小的新華書店,但不大的空間里,處處充滿視障人士友好設計。
南昌路沿街通往書店的過道增設了盲道,同時店內也鋪設有盲道,方便視障者全程行走無障礙。書店內的每一處吧臺、轉角都沒有棱角,即使磕碰到也不會產生傷害。
書店內部地面鋪設了盲道,所有轉角都做成弧形。
書店正對面的吧臺后是一面墻的產品展示區,陳列的瓷瓶畫作,是長寧殘疾人畫院畫家的作品。事實上,“逆光226”的所有文創產品、課程均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旗下殘疾人職業技術能手俱樂部、上海藝助行公益促進中心、陽光工坊殘疾人非遺實訓基地、上海文華美美職業培訓學校等公益組織合作推出。參與的殘疾人“能人”中,有在全國賽事上嶄露頭角的行業佼佼者,有發揚傳統技藝、與世界一流時尚品牌達成合作的非遺傳人,還有作品被當作“國禮”送出國門的手工藝大師。
沿著店內盲道,來到書架前,翻開一本盲文書,閉上眼睛,用指尖閱讀,體驗即使在黑暗中航行,依舊能抵達文化的彼岸。書店精選300多個不同品種的盲文書,從中外殘疾人作家作品到文學勵志書籍、從觸摸書到香香書(嗅覺書),每一本都是對生命的致敬。
書店擺放的書籍是盲人作家撰寫,所有工藝品和畫作也是殘疾人制作和繪畫。
同時店內設有專門的無障礙閱覽區,閱覽區放置了供弱視者閱讀書籍的臺式電子助視機,書籍對著瀏覽器后字號被高清晰放大,低視力讀者拿著書籍對著瀏覽器便可順暢地進行閱讀。臺式電子助視機旁邊是一臺盲文打印機,讀者可以在這里打印一張賀卡或是一段盲文祝福語,定制屬于自己的內容。
視覺上,這家書店采用明亮的白色和暖黃色搭配,溫馨寧靜。“大家容易把盲人和黑暗結合起來,但我們更需要色彩。”?韓穎說。
書店中許多“無障礙”的部分,都是設計師Kaykuo聽取韓穎的建議后所作的設計,圍繞“信息無障礙”的概念,引導人們換一種方式“看”世界,通過視覺以外的感官,用聽、聞、摸、做來體驗視覺元素,以無差別的環境體現人的溫度。
師Kaykuo希望讓人們在這個書店“無障礙”地獲取信息,“上海是座有溫度的城市,它會記得所有為這座城市的繁榮溫度做出努力的人們。我們希望逆光226能在城市需要我們的各個角落,用這一束光照亮城市的心。”
書店共有7位成員,韓穎是名譽店長,她的導盲犬安安也是書店一員。其他5名店員采用2位視障人士店員和3位健全人店員搭配的方式。“視障人士理貨、清掃都毫無問題,甚至因為觸覺的敏銳可以做得更好。”韓穎表示,書店并不會為2位視障店員提供特殊的照顧和培訓,“最好的方式就是無差別對待。”書店的兩位視障人士店員,一位是后天失明之后失去了工作,另一位是剛畢業的應屆大學生。而書店開放招募店員時,報名的人遠遠多于這個人數。這讓韓穎感慨,屬于殘疾人的工作機會依舊太少。
韓穎的導盲犬安安也是一位特殊員工。
韓穎也是一位后天失明者。她曾是一名教師,后因病雙目失明。但看不見光的她,卻活成了別人心中的一束光。失明之后,她先是刻苦學習,取得了中英文雙學士學位,又投身公益,創立“上海光影之聲無障礙影視文化發展中心”,制作無障礙電影300余部,解說詞創作近500萬字,還發起“小桔燈”盲人導醫公益項目,獲得了“全國自強模范”“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逆光226”中,也設置了觀看無障礙電影“陽光院線”。一塊設在吧臺后的大屏幕從天花板垂下,小小的書店頓時化身影院。韓穎現場播放了電影《1921》的一個片段,特意加入的解說音軌將演員們的動作和周遭環境一一描述,幫助視障人士“聽”到電影中的畫面,另外加入的字幕以文字描述了環境音和說話人的身份名字,幫助聽障人士“看”到電影中的聲音。以這樣的方式,視障人士和聽障人士都可以欣賞一部電影。
開幕式上精致的甜品臺,是由聽障人士俞游波制作,他是一名西點研發師,也是來自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旗下殘疾人職業技術能手俱樂部的一名“能人”。俞游波在酒店從刷盤子做起,經過不懈努力成了五星酒店的西點師,獲得過許多西點制作比賽的獎項,還與同為聽障人士的朋友王東碩一起創業成立了“Bo"s夢幻甜品堂”。此次,俞游波將成為“逆光226”書店里特色主題課程的一名導師,教大家制作甜品。雖然人生有苦有酸,俞游波卻始終努力向人們分享著心中的“甜”。
開業儀式上的甜品臺,由聽障人士俞游波制作
開業儀式上,導盲犬系列數字藏品也進行了首發。這是新華傳媒與數旅人首批合作開發的數字藏品,描繪了明星導盲犬的逆光形象,帶讀者了解更多“逆光同行”導盲犬與視障人士的故事,還讓大家能在未來的“逆光”元宇宙中擁有一只屬于自己的數字“導盲犬”。
“我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真是大開眼界。”聽障攝影師朱德春擔任開業儀式上的攝影。他認為書店的設計很適合視障聽障人士,“希望以后常常來這邊參加活動。”
“逆光226”前身是一家服裝店,瑞金二路街道收回這塊場地后打算將之變為公益場所,得知新華傳媒計劃做一家非視覺書店后,二者一拍即合,最終誕生了這家“逆光226”。
“其實街道中居住的殘疾人不少,但很多人行動不便,很少出門。我們希望‘逆光226’能成為南昌路上、梧桐樹下,屬于殘疾人的一個溫暖的家。”?瑞金二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偉峰表示,希望這座明亮溫暖的書店能把殘障人士人聚集起來。
“這里的每一個擺設、每一件小小的產品,都是殘疾人制作出來的。”?韓穎說,“逆光226”是一家“不止于書”的書店,這里有陽光院線的無障礙電影,有殘疾人非遺傳人開設手工藝課程。普通讀者也可以在這里接觸到有故事的殘疾人,感受他們的精神。
“每個人都有經歷‘逆光’的時刻。逆光意味著我們身處逆境,依舊向著光明美好前行。生活中,許多殘障人雖然逆光而生,卻向光而行,雖然身處黑暗,卻化為光芒照亮他人。”?韓穎希望,“逆光226”能夠給更多人帶去這份勇敢和光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