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占康?劉昶?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
(相關資料圖)
入冬的東風航天城,寒風凜冽,先后2場瑞雪悄然而至,為神舟十五號任務營造了獨有的浪漫氣息。
11月29日20:18,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豪邁從容、領命出征;23時08分,火箭托舉著神舟十五號發射升空,攬月飛行。
次日7時33分,神舟十四號乘組打開空間站“家門”,歡迎久未見面的戰友入駐,6名航天員在太空熱情擁抱,勝利會師。
神舟十四號、十五號乘組合影
為了圓滿完成此次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員中心發射場、飛控、著陸場3支試驗隊,叫響“除了成功一無所求、向著成功一無所惜、為了成功一無所懼”戰斗口號,全戰線開啟、全負荷運轉、全身心投入,為航天員順利進駐太空搭起安全、溫暖的天梯。
精心暖心 安全護送
天寒地凍,抵擋不了試驗隊員如火的激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作為中國載人航天走向太空的起點,中心第一批試驗隊員進駐以來,就已經感受到濃濃的戰斗氛圍和厚重的航天底蘊。
2個月前,他們扛起試驗隊旗,意氣風發走進發射場,隨即便開展了緊鑼密鼓的工作。
發射任務前,大家斗志昂揚,表下決心:“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用我們的雙手,安全托舉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家園!”
為了保障航天員絕對健康安全,在航天員進駐前,醫監醫保醫生就已經在問天閣內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隔離、消毒、通風、設備檢測的制度,為航天員進駐發射場打造了堅實的安全屏障。
“航天員在我心中、航天員安全在我手中”,這句口號不僅叫響在嘴上,更體現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嚴謹細實的作風中。
他們盡心安排好航天員飲食起居,確保航天員吃得營養、睡得安心,精心組織航天員進艙體驗、參加全系統發射演練等工作。
出征前,航天員穿好艙內壓力服后,航天員教員幫助完成氣密性檢查、生理信號檢測、話音測試等,最終護送航天員進入神舟飛船。
嚴慎細實 使命必達
說起艙內航天壓力服,航天服技術人員將這3件服裝視為珍寶,進場后的每一項測試都謹慎謹慎再謹慎,細致細致再細致,讓航天員進駐太空必備的“飛天戰袍”完美表現。
近百件成員產品的研制和裝船,也是由航天員中心試驗隊來完成,從而實現航天員在軌健康、生活、工作保障。為了確保艙內載人環境安全,在飛船進駐發射場后,崗位人員實施了多次氣體和微生物采樣與檢測,為航天員安全保駕護航!
神舟飛船的環控生保系統,是一個非常成熟、穩定的系統,已經過了多次的實戰檢驗。但這次環控生保團隊依然不敢馬虎,測試團隊進駐后就努力在落實中找不落實,過細中找不過細,因為他們深知,系統的環控產品的每一項數據,每一件產品,都直接關乎航天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進入發射倒計時后,“先鋒崗”作為航天員系統和各系統對接的樞紐,便在崗位上緊張開展工作,這段時間內,航天員發射前的每一項操作,先鋒崗都在進行“穿針引線”。
這次擔任先鋒崗的依然是經驗豐富的航天員主教員張相,他和航天員操作支持崗鄭劍2人相互協同,與航天員配合默契。
當看到飛船順利升空、入軌后,指控大廳響起熱烈掌聲,發射場試驗隊員們聚在一起,歡慶勝利。
嚴陣以待 穩中求勝
為了確保航天員絕對安全,在航天員中心還有一支既有航天員特色,又有過硬專業能力的搜救團隊。
“寧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
空間站啟動任務以來,每次發射任務,這支試驗隊都會提前進場,闖戈壁、戰大漠、斗風沙……
不管環境條件如何,試驗隊要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保持緊急搜救的能力。空間站任務以來,已經圓滿保障航天員3次安全發射,2次順利返回。
為了完成好任務,尤其是進入冬季后,著陸場試驗隊瞄準任務實際,堅持實戰標準,嚴格按照規章流程進行演練,不少一個步驟,不降一點標準。
這次神舟十五號任務發射期間,夜間零下20多度,試驗隊員們仍然一如既往地在戈壁灘上頂著寒風,堅守崗位,時刻準備應對各種應急風險。
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他們始終是飛船發射安全托底的搜救力量。
緊前準備 全程在線
在北京航天城,中心的飛控試驗隊自空間站任務以來,已經連續保障19個月、570多天,圓滿完成航天員7次空間出艙、3次太空授課等重大任務的支持保障。
每天清晨的第一聲問候,睡前的最后一句囑托,均來自這支隊伍,每一次“曙光明白”都讓航天員在天上感到溫馨和從容,是航天員在軌期間最為依賴的地面團隊。
這次神舟十五號航天員進駐太空后,地面保障任務挑戰更加嚴峻,尤其是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工作生活,工作協調難度增大,為此,試驗隊積極謀劃、科學制定,讓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會師”精彩亮相。
面對空間站構型為三艙三船的最大模式,環控生保系統迎來了任務以來的最大挑戰,將會全面檢驗系統對整站最大構型下的多艙段支持能力以及全負荷運行能力。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讓6名航天員在中國人的太空之家健康舒適工作生活!”飛控試驗隊自信地表示,大家的眼神中充滿信心。
“綻放飛天夢想、共筑太空家園!”
中國航天員準備好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準備好了!
(文中圖片由中國航天員中心孫偉、孔方舟、楊偉浩、周程博拍攝)
關鍵詞: